第一六八章 那个兰若 (第1/2页)

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 晋王府的门槛越是难进,邓芳和吴先生便越是想进,想得抓心挠肝,终于让他们找到了一个机会。 这个机会就是先前想要引荐他们去晋王府却没有成功的那位仁兄告诉他们的。 冯撷英在五台山不辞而别,晋王府出事,晋王没有得用的人,竟然派了袁纲去善后。 袁纲何许人也? 没有真材实学、滥竽充数的江湖骗子。 邓芳和吴先生认为老天爷都在帮他们,从龙之功就在眼前,他们就要发达了。 他们找到先前的那位引荐人,又是送礼又是说好话,那人实在是抹不开面子了,就给他们指了一条路。 同样是晋王府的幕僚,姓郑,在晋王面前虽然比不上冯撷英,但肯定比袁纲要强得多,这人的岳父就是黎城人,当年是岳父供他读书,他对岳父非常尊敬。 刚巧那位岳父遇到一点麻烦事,邓芳和吴先生帮他解决,就这样搭上了郑幕僚。 而这次的事,就是郑幕僚让他们去做的,郑幕僚说了,王爷想看看他们的能力,他们可不能令王爷失望。 而那两名女子,是郑幕僚派来协助他们的,这两名女子很厉害,对他们不假词色,四人当中,吴太太是他们的头儿。 何苒猜得没错,他们此番的任务就是行刺小昭王周坚。 没来平阳之前,邓芳和吴先生都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周坚是个孩子,何苒和她的军队,就是草台班子。 看到这里,何苒笑了,这两个傻缺,郑幕僚看中的就是他们是读书人,且是黎城土生土长,又小有名气,他们的背景禁得起调查。 至于晋王,恐怕压根就不知道有这两个人存在。 她拿着这两人的供词去见了冯撷英,问道:“冯先生可认识这位姓郑的幕僚?” 冯撷英眼中闪过一丝厌恶:“郑宣。” 何苒多机灵啊,一看就明白了:“这个郑宣是专门给晋王做脏事的?” “嗯。”冯撷英点点头。 “他的岳家是黎城人,那他呢,哪里人?”何苒问道。 “他是豫地人氏,十二岁时杀了自己的同窗,逃到黎城,改了名字,假称是逃难来的孤儿,救了落水的魏小公子,因此入了魏老爷的眼,不仅供他读书,后来还将女儿嫁给他。 他将后去的事隐藏得很好,后来还进了晋王府。 不过,没过多久,晋王便将他在豫地杀人的事查了出来,他杀的那位同窗不是寻常百姓家的孩子,而是当地父母官的老来子。 晋王问他时,他毫不犹豫就承认了,并且愿意把自己的这条命交给晋王。 晋王对郑宣此人的评价便是,是个小人,但也是个狠人,用好了就是一把好刀。” 何苒感慨:“原来如此啊,我还真想见见这位郑先生呢。” 冯撷英看她一眼,没有说话,何大当家是有几分变态在身上的。 接着,何苒又做了一件更变态的事。 她让人放出了周坚遇刺身受重伤的消息。 晋王三番两次假装遇袭,她也会啊,只不过人家想要行刺的不是她,她没有机会亲自表演,那就让周坚来吧。 消息通过郑宣在平阳的探子很快便传到了清苑,晋王也知道了。 据说,当时客栈里有人丢了一本价值不菲的孤本,刺客是被当做小偷抓走的。 因为是小偷,所以并没有重视,在廊下候审的时候,周坚小孩心性,听说抓到女小偷,就好奇地跑到前衙看热闹,小偷看到他,当场挣脱绳索,抢过衙役的佩刀,朝着周坚砍过去。 周坚身边有多名护卫,将周坚救下,刺客被当场斩杀。 晋王眉头动了动:“周坚没死?” 郑宣土头灰脸:“是,没死,但是下一次......” 郑宣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晋王打断:“还有下一次?这次已经打草惊蛇了,你还想有下一次?人竟然还能被当做小偷抓走,你不是说找了两个黎城的读书人做掩护吗?怎么这个报告中,连他们的影子都没有,你找的人可不可靠?” 郑宣其实也在怀疑了,这个报告中,通篇没提邓芳和吴先生。 还有就是,明知小昭王住在府衙里,重重保护下,像这种无关紧要的小偷为何还要送去府衙? 而那两名女刺客,又如何会被当成小偷抓走? 只有一个可能,邓芳和吴先生,其中一个叛变了,当然,也有可能是两个人全都叛变,投靠了何苒。 小昭王根本没有受伤,这是假情报! 郑宣能想到的事,晋王当然也想到了。 他自己都假装了好几次被行刺了好吧,这方面,他是行家。 人家这是将计就计,故意耍他们玩的。 这些年来,郑宣替他办了很多事,包括他大婚当晚的那次行刺,若是没有郑宣的安排,就不会那么顺利。 在闵氏女尚未动身来晋阳之前,郑宣便悄悄将两名女刺客安插到她身边。 闵家没落多年,直到太皇太后重新走到人年,闵家方才重又兴旺起来。 而那位准晋王妃,也只是指婚时才封的县主,在此之前,只是闵家的旁支,家里很穷,陪嫁丫鬟都是临时采办的,郑宣没费力气便将两名年纪较小的女杀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