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底什么时候退。有的人感到自己快要退下来了,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认为辛苦了一辈子,要抓紧机会捞一把,结果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现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59岁现象”是大大减少了,但是领导人在59、60岁的时候,会调整公司的班子,临走的时候把自己人都安排了,在自己走之前形成一个小圈子,退休了之后也照样有影响力,这是新“59岁现象”。中国企业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公司治理机制和职业经理人队伍并没有真正的成熟起来,很多领导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企业,像抚育子女一样把企业从小做到大,所有的决策权都在自己手上,干部都是自己提拔培养的,你要让他放弃一切,拿着点退休工资安安心心的退出真是有点不合人之本性。国企领导人并没有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一种职业,更多的是一种权力的象征。职业经理人和国企领导的根本区别是价值观不同。职业经理人是以经营管理企业为职业,将所经营企业的成功视为自己人生的成功,通过管理企业来实现自身价值的专职管理者。职业经理人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自己是管家不是老板。而国企领导当着当着就把自己看成老板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章摸底(六)

铁山钢铁的发展战略深深打上了陈青峰的烙印,不是进攻型的战略,更多的时候采取保守的防御战略,对申花钢铁、九头鸟钢铁等央企采取的是跟随战略。他们上马的项目,铁山钢铁也紧跟着上马。一方面,是铁山钢铁对领先者的迷信,大家都抱着申花钢铁的战略决策肯定是对的想法,认为他们代表着行业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也是落后者的自卑心理,对自己制定战略的能力没有信心。没有谁会相信,有一天铁山钢铁也能领导整个钢铁行业。

在市场化的浪潮中,铁山钢铁更像是一叶随波逐流的小舟,所谓的国企改革,实际上是让国企随着自身的经营,随着社会的商业化和市场化来适应,企业自身并没有什么新的思路和方法来主动推进改革。

林致远掐灭了手中的烟,高层的情况摸清楚了,下一步要往下渗透了。

第二天,林致远着手制定了对中层干部进行个别谈话和随机抽查的行动计划。

第一个调研的对象就是人事部部长成风林。林致远想从他的口中全面了解铁山钢铁集团人力资源情况。成风林是个老铁钢人,自打大学毕业分配到铁钢已经二十多年,在人事部部长的位置上也坐了七、八年,对铁山的情况是了如指掌。从成风林的口中,林致远看到的铁山钢铁就像是一个80岁的老翁,前面抱着孩子,后面背着老人,拖着几十万集体企业安置子弟和离退休人员,步履蹒跚地站在市场经济的起跑线上。中层管理人员主要从两个渠道提拔上来,要么是党政工团系列,要么是专业技术人员,真正经过职业培训的管理人员几乎没有。很多人都是在工作中自我学习慢慢走上管理岗位的。

林致远问道:“干部建设这一块工作怎么样?”

成风林说:“这几年我们在干部建设这一块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各级领导的考核开始量化,以业绩论英雄。不象以前主要是上级领导指定,搞个*测评就完了。实施了干部能上能下的考核制度,搬掉了干部的“铁交椅”,破除了“干部不犯错误就不能动”的观念,对机关部室正职和基层单位党政正职的调整面分别达到50%和30%。大量起用了40岁以下的年轻人,选拔了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年轻干部充实领导班子,让年轻干部挑大梁。”

林致远点点头说:“做得好,干部建设要把换思想与换人相结合,坚持多换思想少换人,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原则。”

成风林说:“铁山钢铁从前年开始对各级领导干部试行末位淘汰制。根据经营业绩、群众测评意见及上级领导的评议,进行评议排队,在同类型干部中进行10%的淘汰。排在前面的10%就考虑晋升或奖励。”

林致远说:“我听说有些早已在各级领导岗位上的人,连总经理也没有权力免职。你这个末位淘汰制是不是有名无实呀?”成风林一阵尴尬,像铁山钢铁这样一个有60年高龄的企业,干部考核不可能完全做到凭业绩论英雄,行政任命的干部仍然占了相当数量,所谓的末位淘汰制更多的时候是做个样子,给大家一个触动,告诉他们职位不是终身的,而是可变的。对国有企业的干部制度进行彻底改革,是一场极其复杂艰难的手术,一刀切的方法可能会加速死亡。新提拔上来的年轻干部对50多岁、60岁几乎退休的干部说,从现在开始你的行政级别没有了,这需要多大的勇气,会引起多大的地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