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2/4页)

人人手上都执有器械,不是刀枪就是斧头木棒,望着和平县这边,嚣张跋扈。

孙江带人登上了城楼,见他们人不多,便放心了,叫骂道:“黄巾恶贼,光天化rì之下,敢来打家劫舍,不怕王法吗?不怕朝廷派人端了你们祖宗十八代?”

“哼哼,既然叫我们恶贼,我们自然不怕什么王法了。识相的话,乖乖的给我们送来千斤米、千斤银、千斤肉、千斤酒,我们便不与你们为难。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打破城门,烧杀抢掠,杀的你们片甲不留。”黄巾贼中一个大嗓门走了出来,对着城楼上的人叫道。

“打破城门,你们凭什么?再不走,等下我就来赶你们走。”孙江喊道,心想:等县尉大人带人来了,就把你们大卸八块,让你们死无葬身之地。

“大人,开门呐,让我们进去吧,我们都是本县的百姓……开门呐……”

被关在城门外战战兢兢的老百姓乞求道。

“孙队长,要、要不要开门?”

一个圆头圆脑的士兵心下不忍,问道。

“开什么开?万一黄巾贼随他们进来了咋办?你去对付?等县尉大人来了再说。”孙江挥手拒绝了。

“孙队长高见,我们岂能因小失大,万一让黄巾贼进来了,后果不堪设想啊。”

一个尖嘴猴腮的士兵拍马屁道。

第20章,“凶人”典韦

() 第20章,“凶人”典韦(典韦一声吼:各位快把推荐、收藏砸过来吧,某一一接下了)

因为“黄巾贼来了”的消息传播的很快,不一会儿,整条街道上的人们散去的差不多了,本来人cháo涌动的场面,一下子变得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吕战与孔武等人缓缓向着城门口行去,心里思忖开了:《三国演义》中说,东汉末年,朝廷**,官宦外戚争斗不休,卖官鬻爵,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中平元年(公元184),时巨鹿三兄弟:张角、张宝、张梁领导了规模浩大的“黄巾起义”,因内jiān出卖,起义仓促,几个月之后便被皇帝召集的各路诸侯剿灭了,三兄弟光荣牺牲。但之后,零星的起义还随常发生……

“老百姓只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个稳定的环境住,谁喜欢造反?只要东汉末年这个乱世情况不消除的话,黄巾贼就不可能消灭。”吕战知道“官逼民反”的道理,就算张角死了,以后也会来个赵角、李角的,所以就算黄巾起义失败了,但黄巾贼一直都没消失过。

“闪开、闪开。”忽然,几道厉喝传来。

吕战等人连忙闪到一边,同时转头看去。便见一人顶盔贯甲骑着高头大马旋风般冲来,后面跟随着二三十个步伐匆匆的士兵。

“这个人是本县的县尉,叫郑钧,跟孙江是蛇鼠一窝,横行霸道惯了。”孔武小声说道。

“那你说,他们能打退黄巾贼吗?”吕战笑道。

“不知道,还不知道黄巾贼来了多少人马呢。”孔武摇摇头。

“郑钧虽坏,但我还是希望他们能打退黄巾贼,因为黄巾贼比他们更坏。”身材瘦小的张山皱着眉道。

“嘿嘿,我希望两伙坏人火并的同归于尽就最好了。”吕战“没安好心”的道,“我们也去看看吧,能出份力便出份力。”

青衣女子看了他一眼,心道:想的美,怎么不希望天下的坏人都死光啊。

“大人,这次黄巾贼来人不多,我们应该可以稳cāo胜券。”见县尉郑钧领着人登上了城楼,孙江急步迎过去说道,顺便又把黄巾贼们的无理要求复述了一遍。

“哼,欺负和平县没人了是吧?那么多东西白白给他们,还不如给我们划算,我们平rì里保卫着和平县,还没得过这般好处呢。”郑钧冷声道,然后面现贪婪之sè,“这些黄巾贼平时作威作福、抢劫路人商贩,身边肯定有不少值钱的东西。这次我们一举把他们拿下,不但立功而且发财,一举两得啊。”

“大人说的是,你看现在该怎么办?”孙江满脸堆笑道。

“走,你我各带一队人马,分从左右冲杀他们。”郑钧望了远处那伙乌合之众般的黄巾贼一眼,吩咐道,然后一挥手,转身下楼去了。

门卫见他领人过来了,赶紧开门。那些本来被关在门外几乎绝望的十来个老百姓,赶紧涌了进来。

“你们都是孬种,黄巾贼有那么可怕吗?看本大人杀退他们。”郑钧望着他们惊惶失措的样子,豹眼一瞪,怒斥道。

“是是是,县尉大人来了,我们就放心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