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4页)

女人关于自身的观念面临着一次彻底颠覆的机会,传统社会关于女人的所有认识都出自男人的眼睛。新女性要明确的是:女人的美丽是一生的,而不是男权眼中的青春花季;女人最宝贵的是她们对生命、真理的热爱,而不是男人眼中的身材与相貌;女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思维与行动,而不必遵从男权社会强加给女人的规范;女人对性感可以有着自己的理解,对于美丽可以有着自己的价值尺度;女人可以拥有自己的贞操观,面对性的欲求,可以说“要”也可以说不要……

以一种平等的心态看待男人,以一种无束缚的姿态对待自己,接受所有让我们快乐的,拒绝所有伤害我们的,我们是自己的主人,只听从自己的召唤——这便是我对理想女性的理解和向往。

痛苦的挣扎在许多时候会是好事情,它可以使我们开始新的人生。拥有新的情爱观的女人,将是真正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女人。

我爱世界。我爱女人。

我们时代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个通过某时尚刊物进行的调查,发布问卷,读者自由决定是否回复。所以,这调查虽然没有代表性和学术性,但通过对其结果的分析,也可以提供给我们一些关于爱情的思考。

65。2%的女性和64。3%的男性参与者年龄均在21岁至30岁之间,20岁以下的女性为24。7%,男性为28。6%。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女性为63。9%,男性答卷者中大专以下学历者则占多数。

因为篇幅的限制,涉及生育的调查结果将留待生育观念的专题调查中一并论述。

什么时候嫁给什么人

选择最理想婚龄为25岁之前的女性是全部答卷女性中的16。5%,没有一个男人做出同样的选择。72。6%的女人希望自己在25岁至29岁之间组建家庭,50%的男人持同样愿望。女人的生理与心理影响着她们对婚龄的选择,女人被认为花季短暂,虽然晚婚观念已逐渐普及,但是对婚龄的希望普遍早于男人。我在想的是,女性妙龄的观念本身,是否也算是一种社会文化对女性的侵犯?到底有多少女人在担心30岁之后自己在婚姻市场丧失优势?

有勇气在30岁之后结婚的女人为7。8%,却有42。9%的男人对此存有向往。当现代科学证实最佳育龄可以延续到38岁,我们便不能不更多考虑影响女性这一选择的其他因素。而30岁之后的男人被认为各方面均成熟起来,自然比女性多几分自信。如果女人注定比男人更早进入家庭,便意味着女人比男人更早付出属于自己的时间、自由、发展自我的机会、选择的机遇,等等。男女平权理想的真正实现,确确实实有太多的障碍。

0。8%的女性愿意将比自己小3岁以上的男人作为恋爱与结婚的选择,认为理想的恋人应该比自己小3岁以下的女人占参与调查者总数的3。9%,64。7%的女人选择比自己大3岁以上的男人,选择比自己大3岁以下的男人的女人为24。7%,认为最好与自己年龄相等的女人为15。7%。男人们心目中恋人的理想年龄为,28。5%的男人选择小3岁以上的女人,同样比例的男人选择小3岁以下的女人,愿意娶比自己大3岁以上和大3岁以下的女人的男人均为14。2%,42。8%的男人认为女男年龄相仿最适宜。女人们普遍愿意找年长一些的男人,她们理想中的男友与丈夫应该有父兄的胸怀,可以作为依靠。愿意当靠山的男人却不如女人希望的那么多,他们自己也生活得很艰难,即使不希望娶一个年长自己的女人对自己多些宽容,也希望年龄相近,可以多些平行的交流,减轻双方的负荷,而不愿累上加累。所以,认为男女双方最好年龄相等的男人几乎达到持同样态度的女人的3倍,而能够接受女人长于自己的男人也远远高于能够接受男人小于自己的女人。我们越是感到扮演社会角色的艰难,便越是想获取一个自由、轻松的家庭角色,我们在外面承受得太多,便希望家中有人分担我们的负荷。传统的两性角色模式正在解体,男人不再愿意领一个小妹妹或小女孩儿过家家,那些渴望有个父兄呵护的女人必须另找幸福的归途,而最安全的归途,只能在自己这里找。

→虹→桥→书→吧→BOOK。

第3节:操练爱情(3)

如果男女双方上面的选择显示出女幼男长模式尚未在自身选择中被突破的话,那么这种模式显然已经在我们的观念里被突破了。面对女方比男方大3岁以上的情况,68。7%的女人和78。6%的男人都认为“只要双方感情好,年龄无所谓”,只有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