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页)

穿过小平坝,便是地下工事的入口。刚进去,黑洞洞的,有一股冷嗖嗖的风扑面。当主人将电灯揿亮时,我看到了一条足可开进几台汽车的拱形通道,它让我想起了在北京参观过的地下宫殿。主人说这是主坑道。

从主坑道伸出许多条幅射坑道,有通向前沿阵地的,也有通向大小不同掩体的。

我在老山看过有如船长室的小掩体,这是一个干部单人宿舍,有一张钢丝床,一张小桌,桌上堆满了书籍,墙上还挂了几件乐器。大的掩体内摆了二十多张木板床。是一个排的宿舍,一切都摆放得整齐有序,就像内地的军人宿舍一样,这个排的人正并坐在一头的几张床上,津津有味地看着与我同去的一位文化干事带去的录相。还有一间专门的娱乐室,内有各种书报,克朗球台、棋桌……

顺着一条向上的小坑道我到了老山最高峰的工事里。据说,天气晴好时能从这里看到越南的河江省省会。可惜,我没遇到这种好天候,几十倍的望远镜前,只见一团团翻滚的白雾。

到扣林山,我们是特地等来了一个万里无云的清晨赶去的,到达时果然阳光灿烂,极目千里。可惜,那天扣林山正在加修工事,望远镜卸下在检修,我们只能在主人指点下隐约的看到敌人的堑壕,却未能看到战士们多次向我描述过的穿短裤、打光脚板的越南兵的可怜相。令我惊奇的是,修工事的民工、战士休息时优哉游哉坐在堑壕上抽烟,还有人在阵地上追打嬉戏。我问,这能行么?主人答:没事!越南人不敢惹我们,他动一炮,我们会还他十炮!只要他不惹我们,我们也不打他。

者阴山,目前也处于相对平静期。我们在主峰的连部住了一晚上,看了更多一些的地方,由主阵地走出,经过盖沟、交通壕,到了最前沿的单兵掩体………用波纹钢构筑的猫耳洞。当晚,高家鹏教导员又在一间挂满了荣誉奖旗、灯光明亮的会议室为我们召开了一次战士座谈会。下面记下的是这次座谈的记录。

高家鹏(守卫者阴山营教导员):

守主峰的是我们四连,他们从1984年8月守到现在。这里水、电都解决了,各种工事都配套了,电话可通师、军区。你看到了的,我们还建了五室四场………娱乐室、阅览室、电视室……球场……基本上达到上级能打、能藏、能机动、能生活、能娱乐的要求。我们养了猪、鸡,种了菜,把大炮弹坑变成了鱼塘。连队每顿四菜一汤,每周一次“改善”,每月一次会餐。傅司令员、万政委、廖副司令员、省军区首长都来过我们这里,给了我们很多赞扬。四连去年立集体二等功,又是军区先进团支部、先进阵地建设单位、先进食堂。当然,不是所有的阵地都这样,我们营撒开在一百多华里防线上,有的还是很艰苦的。

包孔洪(守卫者阴山战士,景颇族)

主峰最前面有个小石山包,上头有个洞洞,能呆下一个人,那就是我包下来的哨位。不是别人不行,是不习惯,新同志有点怕也是事实。我喜欢那里,吹吹笛子,看看小人书,任务也简单,如有敌人摸上来,提前给班里发信号。到现在我守了780天了。上级不叫我离队,我愿意守上一千天,两千天,我习惯了,晚上不脱衣服,刮风下雨打雷我照样睡。越军不敢来,下面有地雷,地雷常常响,有时是越军,有时是山畜。白天也有老百姓想上山割草,我就喊,摆手:“轰轰!有地雷,别来!”他们能听懂。越军也常向洞里开枪。打曳光弹,扔炸药块块,我不理它。有一回敌人一发炮弹引爆了洞口前的一颗雷,把我的被子炸穿了。又有一回,老天扯闪打雷,一个雷打在洞口,一团火球亮了一下,把我的脚打麻了。刚才我就是从那个洞里来的。上级给了我很多荣誉,我觉得最大的荣誉就是首长信任我,让我一个人守在最前面。他们放心,我也保证:别说人,一只野狼也逃不过我的眼睛。

沙荣国(守卫者阴山战士,傣族)

我们排守12号高地,全排是精减整编中从德宏边防团调过来的,编成一个班,12个人,还是原来的排长领着。

我们留恋原部队,也担心现在的部队另眼看待我们。12个人中3个汉族,其余分属5个民族。排长提出:“我们要为老部队争气,为新部队争光!”大家都赞成,先凑钱买了一顿酒喝。班长叫杨世和,是个党员,白族,他举杯说:“我们不能讲哥们义气,但我们十二个人要和一母所生的亲兄弟一样亲密团结,谁也不许暗地使绊子,劲儿都要使在阵地的巩固和建设上!”

第二天我们就干起来。先排雷,后修路,再从山后砍树,扛回来改造工事,盖房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