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2/4页)

线一概收归国有。5月18日,又宣布端方为督办川汉、粤汉铁路大臣。

“皇族内阁”诏书,招致全国哗然。但最终给大清帝国带来致命打击的,却是似无风险、天经地义的“铁道国有”举措。

突变来自于5月20日的一个合同:由内阁邮传部大臣盛宣怀与英、美、德、法四国银团签订的“川汉、粤汉铁路借款合同二十五款”。消息一传开,“铁道国有”之举,立即被抨击为“与民争利”、“出卖路权”,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随即爆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章 三场奇怪的战争·三个狼狈的军阀(6)

保路运动起于湖南,兴于湖北、广东,盛于四川,各省都主要由立宪派倡导和组织。个中关键在于,这两大铁路的主要股东,是当时新兴的民族资本家和地方官僚资本,而立宪运动的领袖人物和中坚力量就出自他们之中。

四川方面的情况相对复杂,先前的川汉铁路集资款中有强行摊派的捐税,涉及到家家户户的利益,而地方政府多年来筑路无果,已经耗费了不少股金。铁路一旦被收,将牵涉出很多相关问题。

6月份,川汉铁路股东会聚成都,宣布“反对卖国奴盛宣怀,反对卖国机关邮传部”,并当场组成“保路同志会”。“保路同志会”很快在全川各府县相继成立,参加人数迅速达到数十万。

由于清廷只同意“举现存已用之款,一律填给股票”,并将进京请愿的保路代表遣送原籍,矛盾进一步激化,成渝地区很快出现罢市风潮,并于9月1日通过抗粮抗捐决议。

革命党人吴玉章、龙鸣剑、王天杰等决定趁此机会,联系哥老会等,“外以同志会之名,内行革命之事”,策动反清武装起义。保路运动逐渐群情汹汹、慷慨激昂。

清廷下令四川都督赵尔丰严拿首要,又命端方从湖北率新军入川查办。9月7日,赵尔丰悍然拘禁了保路同志会的5名主持人,又派兵封闭铁路总公司。数万民众聚集总督署示威,要求放人。赵尔丰进而下令开枪镇压,酿成伤亡数十人的“成都大惨案”。

督署衙门的枪声,激发了革命党的武装暴动。吴玉章、龙鸣剑、王天杰起兵荣县,占领资州,进攻成都。哥老会领袖也从华阳、新津率众夹攻成都。进攻未克,革命军和会众向四周区县转战。其中,王天杰在荣县宣布独立,成立革命政府。11月25日,入川的湖北新军在资州杀死端方,宣布起义。次日,吴玉章也在四川的重要城市内江宣布起义。【保路运动突变为武装起义的关键,也在于从日本归来的革命党人。】

由于端方从湖北调走了一部分新军入川,使得武昌防务空虚。10月10日晚,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策动新军举行起义。义军首先攻占了楚望台军械库,随后占领都署,湖广总督瑞乘军舰逃走,义军当晚控制武昌,宣布成立武汉军政府。

武昌起义第二天,湖广总督瑞请求英国领事阻止“叛军”渡江攻占汉口,英国公使朱尔典立即让驻华英国海军“给以他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汉口的俄国领事也主动“让租界义勇队出动”。

由于当时义军的组织者都已经外出逃避搜捕;义军缺乏领袖人物和领导集体;对外来干涉和下一步的行动不知所措,就于11日上午与前谘议局议长汤化龙等会商办法。

会议决定成立军政府,并推举汤化龙为政务部长。仓促之间找不到适合的军事领袖人选,就将二十一混成协协统(相当于旅长)黎元洪推举为都督。而这个黎元洪,10日晚曾到一个兵营制止士兵响应起义,还亲手杀死了一个准备夺门的共进会会员,后来又杀害了一名革命党派来的信使。【武昌起义后黎元洪窃权,开启了近现代中国地方军阀窃权执政的恶例。既然黎元洪都能当都督和副总统,袁世凯图谋大元帅和皇帝就难免了。两者的性质其实足以应当相提并论。将政权塞给黎元洪,是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的一大关键。这一点,在中国近现代痛史上教训特别深重,史学及国人于此重视不够。2。 孙:群龙无首难以为继,但饥不择食,找错首领,前功尽弃。】

军政府随即发布公告,宣布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改宣统三年为黄帝纪元4609年。发布《告全国父老书》,号召推翻清廷,又照会驻汉口各国领事,声明尊重各国在华一切既得利益,希望各国保持中立。

11日晚,汉阳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胡玉珍起兵响应,当晚占领汉阳。12日,汉口新军起兵响应,于第二天占领汉口。武汉三镇全部占领后,军政府随即转到汉口,并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