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守军闹饷 蓉城百态 (第1/1页)

苏河率领大部队来到汉州城。 汉州城基本没遭受到战火,李大壮利用明军降将骗开城门,轻松拿下汉州。 大军占领汉州,前方就是蓉城。 现在蓉城已经无险可守。 苏河召集军官,一起商议进攻蓉城的方案。 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城池,不止要考虑攻破它的速度,还要考虑之后的治理。 蓉城和德阳不一样,德阳城内已经没有百姓。 可以动用大炮狂轰滥炸。 在蓉城,就必须要考虑方式方法。 不能让百姓伤亡太大,占领城池后全城百姓视他们为仇寇。 苏河看到李大壮闷闷不乐,他询问道:“李大壮,你几乎全歼汉州明军,轻松拿下汉州,怎么还不高兴。” 李大壮有些憋屈的说道:“我们一万多人,面对两千骑兵发起冲锋。 我还感觉有些无力,面对骑兵的冲锋,我们能应对的手段太匮乏。 骑兵与步兵不一样,他们集中全部力量,攻击军阵的某一个点。 形成了在局部地区,以多打少的态势。 骑兵冲锋起来,实力真的很强。 我们只是抵挡被火器打成半残的骑兵,就付出了几名团级以上军官的性命。 还伤亡了近千名士兵,损失太惨重。 这还是明军的骑兵,他们在骑兵中,战斗力很低。 如果遇到草原的骑兵,我们该怎么抵挡。” 苏河也表情凝重,他已经看过战报。 这次战斗过程伤亡很重,也是他们第一次与骑兵实战,不了解骑兵。 他本来还以为明军骑兵全是精锐,伤亡过半都面不改色,继续发起冲锋。 通过审讯俘虏才知道,骑兵发起冲锋后,根本没有办法停下来。 前面的骑兵一旦停下来,他们就会被后方的骑兵踩成肉酱。 哪怕是刀山火海,也要继续向前冲。 步兵伤亡一定程度,他们会直接崩溃,还会主动投降。 苏河看到李大壮神情不佳,他安慰道:“自古步兵对付骑兵,就处在劣势。 历史上的名将,也没有办法抹平兵种的优劣。 哪怕是强如岳家军,他们在对付金军铁骑,也会伤亡极大。 你第一次统领步兵应对骑兵,就能胜利,这个表现已经很不错了。 对付骑兵,还是要培养属于我们的骑兵。 我之前就让科学院,继续研发应对骑兵的火器。 我相信就在不久之后,我们能有克制骑兵的手段。” 苏河看到李大壮信心略微恢复,他们开始讨论攻打蓉城的办法。 讨论许多办法,都被苏河否掉。 不是伤亡太大,就是方案太离谱。 还有说要围城半年,蓉城里面粮食吃没了,他们自己就会投降。 这种方案没有可行性,真等半年时间,局势不知道变成什么样。 李凤鸣建议道:“还是用传统办法,想办法炸塌城墙,或者登上城头。 我们先把蓉城围上。 万一蓉城内的官员,因为围城恐惧,他们出城投降。” 苏河看到现在这情况,也只能如此。 他决定先把蓉城围上,看情况攻打蓉城。 大军没有在汉州休整,立刻出动,准备包围蓉城。 苏河命令士兵加快速度围城,在到达蓉城之前,派出精锐侦察兵,把蓉城过来的所有人全部拿下。 他要在蓉城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把蓉城包围。 不给蓉城内的高官,逃离蓉城的机会。 这些高官一旦逃离,就能用掌控地方,控制当地的军队。 会给她们大军,造成极大的麻烦。 …………………… 蓉城巡抚衙门,四川巡抚张论已经七八天,没有收到德阳和汉州的消息。 他派去几只兵马前往汉州,也了无音讯。 张论立刻意识到,德阳和汉州出事了。 他拿出自己收到德阳的最后一份消息。 四川总兵侯良柱请求汉州派援军支援他,德阳已经快顶不住黄衣贼的进攻。 云南总兵沐启申,带着两万步兵两千骑兵,出城去支援德阳。 张论非常不解,侯良柱和沐启申是怎么打的仗,竟然败得这么快。 德阳和汉州一共有五万大军,黄衣贼才多少人。 五万人据城而守,黄衣贼就是有十几万人,他们也不能只用不到一个月,就攻破这些城池。 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张论听到这个敲门声,他有些不耐烦道:“怎么回事,不是告诉你们,没有重要事情不要打扰我。” “大人,我是丁云珍,有重要事情汇报。” “进来。” 张论看到他师爷丁云珍,一脸凝重的走进屋。 “出什么事情了,是那些丘八又闹响了吗?” 丁云珍点点头,又摇摇头,有些恐惧的说道:“大人,丘八们这段时间,天天闹饷。 这事不重要,蓉城北城门发现黄衣贼踪迹,他们正跑向蓉城其他城门。 北门大门已经被关闭,城内很多士绅想从南门逃走。 南门那里有很多人疯狂拥挤城门,现在城门都关不上。”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