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放榜 国子监 (第1/1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张胜北住在福来客栈,他和同乡士子一起喝酒庆祝。 科举结束,他就辞去书局的工作。 他进士科成绩不清楚,毕竟不知道考官的批卷细则。 副科的数科和法科,答案已经公布,经常他打听其他人,他的成绩至少是前十名。 他保底也是一名八品的官员,即将进入官场,不需要那份工作。 正好同乡士子李生云联络同乡的士子。 他们这些蓉城寒门子弟就聚集在一起。 张胜北本来不想和人聚会,他不太适应这环境。 但李生云说他有内幕消息,张胜北为了不错过机会,答应李生云的聚会。 “大家今天少喝点,我得到的消息,今天就是放榜的日子。 我李生云这次肯定能考中,我法科和工科都能中榜。 大家放心,今后我高升后,肯定会提携大家。” 李生云傲气十足,他们家可以搭上了大人物。 知道一些公开但很隐蔽的消息。 他老爹就凭借养鸽子发家了,之前给蜀王养鸽子,现在给秦王养鸽子。 这次科举,他老爹给他一千两银币,让他多结交朋友。 张胜北默默的喝着酒,他没有说话。 李生云除了爱吹嘘,也没有其他毛病,他的消息,真的很灵通。 “放榜了,放榜了,今天中午十二点,贡院门前正式放榜。” 巡捕们敲着锣,按照固定的巡逻路线,传递这个消息。 一声放榜了,客栈内的士子都没有心思喝酒。 他们整理好衣衫,结伴而行,急忙赶去贡院。 李生云豪气地说道:“我已经雇好骡车,大家跟着一起坐车走。 能第一时间,看到自己有没有中榜。” 众人急忙登上李生云的骡车。 李生云在车上继续吹嘘。 “我法科考的最好,我通过关系打听好了。 都察院的要求最高,想要进入都察院,成为七品以上的监察御史。 不只是要求考中进士,同时还要求法科必须要前三十名。 哪怕前三十名之中,没有人去都察院。 这个名次,也不会向后延。 大理寺要求不高,前八十名就能进去,当一名大理寺副卿,协助大理寺卿判案。 刑部考中就能进,没有特别的要求。 进士没考中,都是八品之下的小官,这个看似没有名次要求。 但实际上,副科排名非常重要。 有些岗位,一年就能升迁,有些岗位,一辈子也没有办法升迁。 考没考中进士,这真是太重要了。 七品和八品,别看,只有一品的差距。 普通官职从八品晋升到七品,至少也要熬两三年,等待提拔的机会。 这还是上面有人晋升,有缺空出来。” 张胜北竖起耳朵,仔细倾听李生云的讲述。 他感觉秦王在不断加强副科的重要性,削弱进士科的地位。 这次举行第一次科举,迹象还不算明显。 但从各种公布出来的政策,是向着这个趋势前进。 有人忍不住,开口询问道:“云兄,你的消息灵通,知不知道这次科举考试,一共录取多少名进士。 如果还像大明一样,每次在四川录取十几名进士,我们这种人完全没有机会。” 李生云竖起两根手指。 “一共录取进士二百名,副科每科录取同进士二百名。 我听说有人,一个人登上好几个副科榜单,实在是太厉害了。 哪怕是这样,我们这次参加科举的士子,一少半人都能当官。 这个比例太高了,要不是秦王府现在缺人,哪有这么好的机会。” “这么多进士,我们四川人这次赚大了。 之前在大明,一届科举十几名进士。 这还是西南最强的省份,云贵那里更惨,每次只有一两个人。 我们四川在朝堂上,根本没有话语权。 好事情轮不到我们,加税加赋等坏事,每一次都不落下。” 有四川士子担忧的说道:“你们说秦王会不会像大明一样,每一个省份进士有定额。 我就怕汉中人少,却能占一半的进士名额。 我们还要和宝鸡府一起,一起争抢剩下的名额。” 不知道是外面寒风吹进车内,还是这句话太冷,车内的所有人都打了一个寒颤。 张胜北有些犹豫的说道:“不能吧!秦王也要注意四川士子的情绪。 四川士子占据九成,考中进士占八成,那是有人学艺不精。 考中进士只占五成,四川士子难道就是后娘养的。” 李生云借着酒意说道:“真要出现这种情况。 我相信肯定有一大批四川士子,去秦王府请愿,让秦王给我们主持公道。 我们四川人,从来不缺血性。” 他的这句话,得到了很多人认可。 正在这时,车夫大喊了一声。 “各位公子,贡院到了。” 李生云哈哈一笑。 “我们快去贡院,第一时间了解是否中榜了。” 他们一行人下车,看到贡院这里已经有许多人。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