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大同不设防 打通张家口 (第1/1页)

第四军第一师师长韩叔凉,带兵从雁门关出发,攻打大同府。 秦军攻下太原之后,经过短时间的修整,拿下太原北部的府县。 这些地方的明军,没有做出太大的抵抗,秦军到来之后,大部分人选择投降。 韩叔凉用马鞭指着前方的长城说道:“参谋长,前方就是长城,也是大同府和太原府的边界。 大同府南方的长城,只是作为塞外长城被突破,北方备用的防线。 现在看长城的情况,平时肯定是疏于管理。 我们已经打到长城城下,上面的明军,连烽火都没有点燃。” 第一师参谋长苟茂晟说道:“这个情况我一点都不意外,军情局给我们的情报。 大同府精锐明军都被抽掉一空。 家丁兵和精干的军户,全部都被大同总兵王朴带走,大同府只剩下老弱病残。 大同镇这座军事重镇,主要是防备长城外面的游牧势力。 大同府战斗力最强的明军,那就是北方长城一线的边军。 我们从太原府攻打大同府,明军也认为他们守不住。 又有崇祯皇帝的圣旨,大同府的明军,只能选择撤离大同。 他们把精锐都抽调到北直隶的宣府镇。 宣府镇扼守京城的西北大门,重要程度在这些达官显贵看来,比大同府要重要很多。” 韩叔凉只是感慨,大同府的精兵被抽调走,进攻大同府所获得的军功,那就要少很多。 他立刻组织第一师,对前方的长城发起进攻。 长城上面只有几十名老弱军户驻守,他们根本没有抵抗。 秦军非常容易登上长城,控制这一段长城。 韩叔凉登上长城,他看着有些破败的长城,心中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他直接把长城的关城打开,派一部分警备军驻守长城,同时看押少量的明军俘虏。 韩叔凉带兵,继续向北方攻城。 他们沿途行军很轻松,根本没有明军阻拦他们。 大同府的城池,根本没有多少明军驻守,警备军就能轻松攻下。 ……………………………… 韩叔凉带着第一师来到大同城下。 他向参谋长苟茂晟询问道:“参谋长,大同城内可有代王府。 我们攻打山西,每一座有藩王的城池,攻打他们都异常艰难。 你觉得大同城会不会是这个样子。 但根据之前城池的情况,我不认为大同城明军战斗力有多强。 我觉得咱们不用等主力部队,凭借第一师的实力,就能攻下大同城。” 苟茂晟想着他们这一路北上,山阴县、应州、怀仁县攻打过程都极为轻松。 这些城内的卫所,他们最精锐的家丁兵已经被抽掉,只剩下一些和农夫差不多的军户守城。 第一师只要把大炮架设好,对着城墙开几炮,这些城池就会被他们攻破。 苟茂晟建议道:“按照现在明军的情况,我也说不准大同城明军的战斗力强不强。 咱们试探一下,如果攻城难度太大,那就等着主力部队。” 他们商量好之后,韩叔凉立刻安排第一师,对大同城发起进攻。 韩叔凉了解到大同府这里的明军,已经被抽掉一空。 第一师进攻大同城,也没有轻敌冒进。 他们按照秦军正常的工程流程。 步兵和炮兵协同攻城,大炮攻打城池的同时,步兵推着云梯车,准备攀爬城墙。 步兵攀爬城墙的过程,炮兵不再进攻城墙,而是越过城墙,进攻城墙后方的明军。 阻止明军援军登上城墙,与城墙上的明军并排作战。 通过炮兵和步兵协同的方式,可以让城墙上的明军数量得不到补充。 秦军士兵却源源不断通过云梯攻城。 这样秦军只需要付出少量的伤亡,就能攻占一座城池。 韩叔凉用望远镜,看着秦军攻城。 炮兵团的炮火已经向城内延伸。 云梯被步兵展开,云梯上方的钩子,已经勾住大同城的城墙边缘。 秦军士兵开始通过云梯,不断向城墙上攀爬。 韩叔凉看到大同城守城的明军,他们抵抗极为微弱。 秦军士兵向城头扔出手榴弹,他们端着步枪,轻松爬上大同城城墙。 大同城的城门,很快被攻入城中的秦军士兵打开。 秦军大部队,开始冲入大同城中。 韩叔凉知道大势已定,大同城防守很微弱。 他们只是一波攻势,就直接攻下大同城。 第一师进驻大同,韩叔凉通过审讯俘虏,他了解到大同府的现状。 大明朝廷抽调大同府的精锐明军,大同府各个府县,只剩下老弱病残。 这导致大同府很多文官和武将,对未来非常悲观。 这些人大部分选择带着钱财逃跑,少部分直接在当地隐姓埋名,当一个普通的百姓。 秦军有翻旧账的习惯,大部分明军官员,都不敢向秦军直接投降。 官员们都这么做,底下的卫所军户也大量逃亡。 大同城的守军也是这样,城中的精锐被抽掉一空,普通的军户有大量逃亡。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