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橡胶 (第1/1页)

王仲策听着苏河的吩咐,他没有直接答应下来。 “陛下,铁路规划和建设没有问题。 铁路建设过程,能吸纳大量的劳动力。 大华王朝的劳动力充足,很多人只靠种地生活。 有一些土地紧张的地区,每个人只有一两亩地。 铁路这种大工程,有利于吸纳大量劳动人口。 这些人工作,能养活自己和家人,他们就不会想着造反或是落草为寇。 铁路建设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枕木和钢铁。 现在国内钢铁从紧缺,已经变得供大于求。 铁路建设之后,可以有效吸纳多余的钢铁。 但现在蒸汽火车头的产能跟不上。 我们建造大量铁路,上面也没有足够的蒸汽火车,在铁路上跑。 我建议现在暂缓建设京城到松江郡的铁路,主要建设京城到天津和唐山府的铁路。” 苏河把目光看向少府令林文静。 少府负责大华王朝官办公司,几乎所有的重工业,都在少府的掌控下。 苏河过年之前,他还记得林文静报喜,三大煤铁集团,包钢、唐钢、佛钢产量节节攀升。 辽东省鞍山驿附近发现大型铁矿,抚顺千户所附近发现大型煤矿。 苏河与内阁讨论决定,成立鞍山府和抚顺府,并让少府成立鞍钢集团,大华王朝第四个国家级别的大型煤铁集团。 林文静还欣喜的汇报,只需要两年时间,钢铁产能就能达到五年工业计划中的要求。 大华王朝生产了海量的钢铁,为社会提供廉价的钢铁,这也促使各种机械蓬勃发展。 蒸汽机的应用,都已经深入到乡村之中。 乡村都有富户,购买大量的碾米机和农用机械。 钢铁产业已经过剩,这也是苏河推动大建铁路的原因。 钢铁不缺,蒸汽火车头短缺,难道是因为工人不足? 大华与以往的封建王朝不同,工人的地位很高。 一位五级工的待遇和工资,就能比上乡公所的官吏,养活一家七八口人都没有问题。 达到九级工这个级别,他们被称呼为国匠,能被封为贵族,成为议会的议员。 工匠和当兵,已经是学习不好的平民子弟,最好的出路。 林文静看到苏河的目光,他明白苏河的意思。 “启禀陛下,随着皇家科学院的院士,研究出橡胶密封垫。 橡胶密封垫凭借易于加工、价格便宜、效果还好的优点,彻底取代了金属密封垫。 金属密封垫,必须要有九级工,这种国匠亲自加工缸体和金属密封垫,才能做到分毫不差。 加工的效率很低,一个月才能做两三套。 它也是效果最好的密封垫。 其他的工匠加工出来的密封垫,精度达不到这种程度,经常出现漏气等问题。 在工厂之中漏气,工厂都有备用蒸汽机,可以方便更换。 蒸汽火车头没办法更换配件,出现问题就停在铁路上。 陛下又要求,蒸汽火车的技术,必须是量产型技术。 这种国匠生产的器件,不能用在蒸汽火车,这种大量生产的工业品上。 这才是之前蒸汽火车,经常出问题的原因。 直到蒸汽火车,使用橡胶密封垫之后,才解决了漏气问题。 橡胶密封垫加工非常简单,它可以比缸体稍大一些,不用分毫不差。 橡胶密封垫,直接用学徒工就能加工出来,只要材料充足,每天可以加工数万个。 它的密封效果比不上国匠加工的金属密封垫,但要远超其他工匠加工的金属密封垫。 橡胶密封垫使用寿命长,更换还非常方便。 现在使用橡胶密封垫的蒸汽机,已经是商人们的首选。 现在橡胶全靠进口,进口数量十分稀少。 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广东市舶司那里,已经没有橡胶进口。 橡胶的来源断了,没有橡胶密封垫。 蒸汽火车想要在铁路上持续运行,只能采用国匠加工的金属密封垫。 密封垫的数量太少,没办法生产出大量的蒸汽火车头。” 苏河听着林文静的汇报,他没想到制约蒸汽火车量产的材料,竟然是橡胶。 “少府令,现在的橡胶产业怎么样?” 苏河对于橡胶非常关注,他在之前就购买橡胶树苗和橡胶制品,交给科学院研发。 田家鹏每次汇报,苏河都要追问橡胶技术的进程。 橡胶树苗和烟草,还有一些香料。 是他前些年派王伯诺购买,开始种植在云南地区。 打下两广之后,这些热带植物在两广普遍种植。 特别是琼州最靠南,大量引种橡胶树。 林文静听到苏河的问话,他看了一眼在旁边的首相王仲策,这才说道: “陛下,国内种植的橡胶,还需要再成长几年才能成材。 现在的橡胶都是王伯诺伯爵,在爪哇岛等地购买。 国内的橡胶产业,基本等于没有。 国外的橡胶产业,对于这个情况,我不太了解。”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