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2/4页)

史不同时期的盆景艺术形式,也如大地上的古老树木,成为时空标志地共同“汇”合为历史长河。汉唐宋朝时的“盆栽”;元代的“些子景”;明清代的“盆玩”、“盆景” 包括有“玉石盆景”;近代的“树木盆景”“山水盆景”……由它们延续着中国盆景的传承,构筑了盆景艺术文化历史。

历史的时空概念全由标志物的存在而存在,依据人脑实现时间标志与空间标志的合成为一,供人们找回以往。记得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北京西山发现的曹雪芹旧居时,院落大门右右两棵倾斜且充满生机的古槐也就成了证明历史的佐证:正白旗村所在地、百余年树龄的古槐、墙壁上书写的诗文……余启明在想:盆钵中存活十年、百年的树桩又何尝不是呢?再现艺术的盆景,体现人心中树的再现,也是自然界树的再现,于是才有不同时期,不同形式与风格各异的盆景艺术品。盆中树桩与人保持最近距离,最长时间的接触,是人与树的融合。余老津津乐道地在讲着,其间一丝不易察觉的窃喜,悄悄地在脸上浮现,他的话戈然而止,神采异样地凝神注视着刘晓,竞自陷入历史寻觅的冥想中。

今天玉石盆景的话题,让他隐隐地有重新体验在岸边垂钓时,鱼儿哚食将要上钩时,那种因热切期待的成果临近,因此而心率加速的心悸,曾经有过的感觉经历。他隐隐约约地意识到:他欲捕捉,确又模糊不清期盼已久的东西,仿佛近在眼前地伸手可以触摸了,心中一阵*的紧跳,于是全然不顾地刘晓的问话,他不遐思索甚至有点缚衍地信口回答道:“京派盆景吗,可以吧。”

(北京天坛公园的古柏林图)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七十六

其实在今天的中国盆景界尚无“京派盆景”一说,己有几百年制作历史的玉石盆景确属北京原创,发祥于明朝时期的京城,到了清代则由宫里造办处宫作和苏州的苏作的南北派。用玉石、珍珠、翡翠、玛瑙、黄金等制作的玉石盆景原创于北京城,在明、清时距皇宫南不远的前门商业区己形成,大多数行业都直接、间接服务于宫廷。在前门的头条、二条胡同就云集了多家的“玉作坊”,也就是作玉石加工、销售即前店后厂的个人生产经营行当。特别到了清代因贴近皇宫贵族,宫里造办处的许多活计手艺就流入此地,这里的业主们由宫中“偷艺”更是让手中作品迎合他们的爱好,制造的玉石盆景尽显奢华富贵,深受皇室和达官贵人所喜爱、追捧,成为厅堂显示主人身份品位的摆件。

玉石盆景形成发展的原因,元明朝代时盆景在江南己遍布城乡各地,官坤府坻及平民家里一般都有盆景摆设,成为时尚之物。华夏大地南方出生的朱氏皇族,喜爱盆景的明皇室对被称之为盆景的艺术更是司空惯见,但自迁都北京后由于自然气候,原本生长于南方的植物,树桩盆景,却因北京气候的不适特别是冬季严寒期过长,而影响了植物生长和盆景的寿命。为免于因养护的失败,造成夭折的树木盆景而带来的后患,云集京城前门外珠宝市街上众多古玩、珠宝店铺的商人们动开了脑筋,于是用翡翠作叶片,各种松石、芙蓉石、碧玉、岫玉玉石作花辩、玛瑙作鲜桃、作石榴、珊瑚、黄金的树干,玉石经过切割、粗磨、细磨、抛光及捆扎、造型等工艺加工,制作出了形态万干、雍荣华贵、色彩绚丽极尽财物尽显富贵和时尚的玉石树木盆景、果树盆景和山石盆景。投其所好的生意一下地被各路官宦看好并购得进贡朝廷,玉石盆景替代了原本宜于南方生长养活的树木、山石盆景。在京城的宫廷、官宦及富绅文人中的盛行,成为和雅石同向朝廷进贡品和富人的馈赠礼品。身价、品质高昂,造型、色彩高雅的艺术形式被朝廷看好,置于皇城厅堂殿舍内、皇家园林各处。于是这种玩风自然为王公权贵们仿效,几百年来成为京城一种华贵大气,无生命却显示生机,高贵而时髦的艺术品形式。后来有了宫里造办处或京式、苏州苏式、广东广式的玉石盆景地方流派风格,从用材料到制作技法各有千秋,但论华贵那当然还是要属京派了,宫里造办处师傅传出的手艺和材料,什么珍贵用什么地将宝石啦、珍珠、翠玉、黄金全用上,技艺特征是为显雍容华贵,而尽量多地堆缀各种类名贵珍宝材料和物件。

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变,封建皇朝的倾覆,民国的消亡、共和国的成立,让这贴近上层社会,服务富人的行当,也随之起起落落。贵族的玩艺,让那些玩玉石盆景的人、制作玉石盆景人也随历史变迁地昌盛、衰落、复兴。时至今日,在北京的一些工艺美术商店、古玩店都有仿玉石盆景出售,这种工艺美术商品出售的“玉石盆景”,大多数是采用玻璃原料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