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 (第2/4页)

我想让陆叔和阿姨帮我拿个主意,两百多件是不是太多了?”

“要是价钱低,多少都不算多,总会有人要的。白来的嘛,不是贪污腐败来的就是行贿受贿来的,党内的蛀虫不比党外少。按照正常的收入算,党的干部就是不吃不喝也没有足够的钱来买这么多好东西。”陆父的观点倒是与金兆枫不谋而合。“买这样儿的东西别花太多的钱,否则你就是在助长歪风邪气。我觉得花一半儿的钱都多!”陆父建议道。

“价钱就不用再探讨了,我已经答应谭馆长了。那就这样儿,明儿到公司以后您二老就跟我走一趟,我一个人看两百多张东西也看不过来呀。”金兆枫说。

“三个人也够赶啰(赶啰:北京俚语,意为时间紧。)的,不可能每件东西都是一眼就过,有的东西必须得细看才可以,再说,人多可以看得更细致些呀。”陆母说:“要不然,请两个退休的老同事过来吧?眼力上有保障啊。”

“那可不行!”陆父反驳道。“有本事的人退休以后都补差去了,有在家里吃闲饭的吗?没退休的时候儿怎么都没事儿,补差的时候儿不敬岗敬业就是砸自己的饭碗子!没本事的人请了也是白请,还不够耽误事儿的呢。”

“话都让你说了,那可怎么办呀?”陆母为难地说。

“思南!”金兆枫有了奇思妙想。“思南看东西眼快。我给他打个电话,问问他明天有时间没有?”

“对呀,怎么把咱们家傻姑爷给忘了呢!哈哈哈哈……”陆父笑起来。“赶紧打,宜早不宜迟。”

“嗳。”金兆枫应承着,拿起话筒。拨号。

第三章 人生极乐 (7)圣陶沙茶楼

“喂,我是兆枫啊。我正跟你岳父岳母商量生意呢,因为需要壮劳力,一下子就想起你来了。是这么回事儿……”随后,金兆枫将事情的原委完整地告诉了左思南。

“能去,敢不去吗?!你的事儿就是国家大事,再说了,我要是一遇见事儿就溜肩膀儿,我丈母娘跟老丈杆子非骂死我不可。明天在你公司等着我莅临指导吧,我八点半准到。”左思南爽快地说。

“好嘞,明儿见啦。”金兆枫兴冲冲地说完,挂上了话机。

“他不敢不来吧?”陆父胸有成竹地问道。

“那当然了,有您两位长辈给我撑腰,他哪儿敢哪?!”金兆枫回答得很得体。

“那就这么定了,明天一上班我们就到你办公室来。你先忙吧,我们手头儿的事儿还没做完呢。”陆父说完,带着老伴儿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十一点一刻,金兆枫到了位于北二环外馆斜街甲一号的圣陶沙茶楼——说是茶楼,其实是一家经营粤菜、燕翅鲍和海鲜的酒楼。包间是昨天电话预订的。他喜欢峨嵋山,因为那是中国的四大佛教圣地之一,所以,每次到圣陶沙都会选择峨嵋厅。为了能订到那个包间,他每次都是提前一两天就电话预约。那个包间里有纯中式的家具,家具上还摆有翻拍的满清帝后老照片,墙上还挂有齐白石的女儿画的写意画,奢华的就餐环境里透出文化的品位。近年来,营养过剩的人们已经不像几年前那样狂追着生猛海鲜死缠烂打了,随着境界和修养的提高,对饮食环境的挑剔也越来越苛刻了。金兆枫最喜欢的就餐去处除了圣陶沙,还有位于罗马花园A座的大宅门。

这顿聚餐是上星期就约好了的,被宴请的有两位是经友人介绍刚认识不久的文化部高级官员——中年老年各一位,还有一位电视台的著名记者。苏天一也被金兆枫招去作陪了。金兆枫的一个南方朋友正在北京筹办一场大型的书画艺术精品展,力挺金兆枫充其臂膀。经过金兆枫的一番奔走和策划,苏天一担任了名誉主席之一,而艺术顾问和委员们也是由苏天一和金兆枫出面请来的各路名人名家,目前唯一尚未到位的就是剪彩的的政府嘉宾。朋友在京城官路不通,近日又返回南方处理生意,只得再求金兆枫代劳,这就是这次午餐的目的。

时间过了十一点半, 食客们逐渐到齐了。除了记者和苏天一之外,两位尊贵的官员还带来了一个腼腆拘谨的年轻人……

席间,宾主热情而客气地交谈着。

“感谢二位领导在百忙中之抽身前来,日后,有些事情还要仰仗二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呢。我替朋友也替我自己先谢谢二位领导了。”金兆枫热情洋溢地对二位官员说。

“金总太客气了,文化部的任务就是繁荣文化嘛。”中年官员说。“你的朋友也是我们的朋友,帮些小忙都是应该的。你放心,书画展揭幕的那天我们一定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