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1/4页)

在一旁,跟着纣王,想看看是何人如此胆大,竟敢算计人皇!”

秦华说到这里,小心地看了看女娲娘娘,见其似笑非笑地地看着自己,不由心中暗暗打鼓。只得继续说下去道:“谁料竟教我在朝歌城外遇见了个意想不到的人,却是西方教二教主准提,此人行踪甚为诡秘。我见是圣人在此,故而不敢久留,连忙走了。这才误了娘娘寿诞,望娘娘恕罪!”

女娲娘娘面色古怪地看着秦华,突然开口道:“那纣王在我宫内胡乱写画,实在不把我放在眼里。虽然有你为他辩解,然而事实俱在,容不得抵赖。不给他个教训,此气难消。”

秦华张口道:“那几句诗虽然不雅,然而因此怪罪于人皇,必然惹得天下大乱,群情汹汹。百姓陷入战火,天下从此不得安宁。娘娘为人族圣母,安忍如此!”

女娲娘娘接口道:“这么说你看到那几个字了?”

秦华张口结舌,莫知所对。毕竟偷看了人家女娲的“情书”,被人家当面质问,心中还是有些愧疚的。一时只得呐呐无言。

女娲娘娘见秦华如此表情,轻笑道:“一向成竹在胸的秦少监竟也有如此表情,实在少见!一首浑不着调的小诗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你何必如此在意。”

秦华闻言诧异地看着女娲娘娘。却见女娲娘娘撇撇嘴,不屑地说道:“我岂不知其中有蹊跷!不过顺势而为而已。他们既然要借我之手挑起争端,以此拉开大战的序幕。我便将计就计,在紧要处安排几颗钉子,既可选择一方联盟,也可隔岸观火、浑水摸鱼,即使最终局势崩坏,也能为妖族争取到起码的中立安全的筹码。反正躲是躲不过去的,不如主动出击,还可抢的几分先机。”

秦华正细细思索女娲娘娘之言,却听女娲娘娘接着说道:“我知截教上下与商朝朝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截教的兴衰与商朝的兴亡可以说是连在一起的。我知你心中割舍不断对妖族的情谊,却也不可能背叛截教。其实道门之中,截教有教无类、认为众生皆有合适自己的道的教义对我妖族更为有利,也更符合天道之下,众生平等的鸿钧大道。只不过通天虽是一个好师傅,却算不上是个好教主。门下万仙派系林立,互不服气。虽然截教实力远远强过其他教派,我却并不看好他。”

秦华闻言苦笑道:“那么娘娘是想与阐教联盟了?”

女娲娘娘道:“谈不上联盟,大家心照不宣而已。我这也是为了妖族利益考虑。不过以我观之,截教却并不是没有一点机会,毕竟实力摆在那里。而且殷商也并非没有一丝转机。”

秦华讶道:“娘娘说的转机是?”

女娲娘娘叹道:“纣王二子殷郊殷洪,皆身有帝王之气,此真奇异之事!若能保的此二子登基,或可延续成汤一脉。”

秦华闻言,恍然大悟。连忙对女娲娘娘深施一礼,口中说道:“秦华谢娘娘开解愚鲁!娘娘之恩,秦华绝不敢忘!”

女娲娘娘道:“我不过看截教教义顺眼,你又是妖族旧臣,故而多说了两句,何足道哉!好了,你已经知道了想知道的一切,现在有什么打算?”

秦华苦笑道:“封神已成定局,势在必行。圣人们各有算盘,皆为自己一方利益而相互算计。秦华不过区区一金仙,法力低微,能有什么打算!只不过既然身在劫中,也必然要抗争一番。娘娘勿怪才是!”

女娲颔首道:“无妨!我妖族独立在各方势力之外,所为不过求自己平安,人族、妖族相安无事而已。你若有什么想法,只管去做就是,不必顾及我。其实我倒是希望截教获胜,只不过通天性子孤傲,实力虽强,恐怕最终仍会寡不敌众。你自己多多小心。”

秦华点头道:“多谢娘娘挂怀!既如此,秦华告辞。改日再来聆听娘娘教诲!”

女娲道:“你且慢走!我这里尚有一事,须告诉你知道。”

第三卷 封神之战

第七十九章 永不朝商

秦华顿住脚,回过头来问道:“娘娘还有何事!”

女娲道:“我宫中有颗灵珠子近来渐渐产生了灵识。我欲借机让他下界,以此拉近与道门的关系。然而我怕他不知人情事故,闯出祸来,你替我好生看护着他。以免遭遇不测!”

秦华沉吟道:“灵珠子!那好吧,娘娘尽管放心,我会记在心里的。”说罢告辞离去。心中却在想着:女娲娘娘要我看护灵珠子,却没说要将他拜入截教。心中自然是向着阐教的。也罢!这灵珠子是女娲向道门示好的表示,若是截教灭亡不可避免,何必要拉着妖族陪葬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