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2/4页)

绝大多数成人被迫赚钱养家,即使不愿意让他人照顾孩子,但也别无选择。

于是,一种全新的孤单形态被嵌进“钥匙儿童”这个名词当中——有越来越多的孩子放学之后,面对的是一个空荡荡的家。大部分父母外头工作了一整天,最多是回家煮一餐饭,做一做家务,就已经身心俱疲。问题不在于父母是否关注自己的孩子,这毋宁是一种时间、个人和情感的消耗问题。于是,与孩子相处和沟通的功能,越来越多地推给学校、托儿所、保姆 、临时照顾者和电视,自己却不参与,但那些受托者完全可能是糟糕的代理父母。

现在有非常多的青少年及成人出现心理失调问题,与当事人婴儿时期欠缺亲子之间的接触有关。数以百计的研究显示,幼年时期若缺少亲子接触或失去父母,可能会严重破坏儿童心理的稳定。有些成年人严重的沮丧、依赖症、精神疾病、各种神经官能症以及自杀行为,从媒体报道可知,他们早年全都是失去了父母之爱。华尔研究过曾经在美国海军服过役的392名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有40%的人在15岁之前,因死亡、离婚或分居而失去双亲中的一位。相比之下,世界各国海军士兵就总体而言,只有11%是这种情况。

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的萝丝琳·莎莉格曼博士和伙伴针对85名青少年进行了研究,他们从该校附属医院住院的患者中筛检出需要做精神病评估的一批人。研究小组发现,这些患者中有36�4%幼年时失去了父亲或母亲,而失去父亲者的比率又是失去母亲的两倍。而在当时的美国,在学校就读的青少年里,失去父亲或母亲者的只占11�6%。

美国的古鲁埃克博士、澳洲的葛绿尔博士都曾提出证据说:成年之后不善社交,在早年失去父母的人身上最常见到。葛利戈里针对明尼苏达州不同区域和社会经济背景的近1�2万名九年级学生做了深度研究,结果发现:因为死亡或离婚而失去父亲或母亲的孩子,犯罪率和辍学率要比别的孩子高得多。

也许早年精神创伤( 包括失去父母 )和后来生理病痛最直接的关联,可以从成年后人际关系的严重问题上看出来。受过严重磨难或无法在成人之后建立亲密关系的人,非常可能就出现在前面所描述的那些死亡率统计数字中。也就是说,他们可能会沉没在单身和离婚的类别里头,一般都欠缺社会支持。

支持这项观点的证据可以从许多数据里获取。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的乔治·恩格尔、威廉·格林和阿瑟·西梅尔就发现,年幼时失去父母和其后罹患各种病症之间有着强烈的因果关系。例如西梅尔研究了分居、沮丧和罹患疾病( 诸如心脏病 )之间的关联性,他发现,住院的病人里面有非常多年幼时失去了父母。与刚刚失去父母或即将失去父母的成年人相比,前者往往非常沮丧,所得的病也是各式各样,当然少不了心脏病。

克劳斯·班森博士也做过同样的观察,他研究的是早年的亲子关系和嗣后冠心病、癌症的关系。他指出,许多冠心病患者的父亲年纪轻轻就已过世,他们死亡时孩子通常只有5岁到17岁。虽然这种情形经常被当做“遗传倾向”的证据,但班森说,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其实是情感打击本身,而不是遗传。

童年遭遇对精神和肉体的影响(3)

有个确认早年罹病原因和过早死亡的回溯研究,内容很不寻常。拉尔夫·潘芬巴格博士和他的同伴,对5万名1921年到1950年哈佛大学和宾州大学校友的纪录进行了研究。他们找出了最早因冠心病死亡的590名男性校友,将这些人的情况与随机选出的1180名年龄相仿但依然健在的校友进行比较。

通过九个致病因子就可把冠心病患者识别出来:烟瘾奇重、血压越来越高、体重越来越重、五短身材、早年父母死亡、没有兄弟姐妹、不爱运动、自我封闭而且社交孤立,以及童年患有猩红热。

对早年父母死亡与子女罹患冠心病之间的关联,最常见到的解释是“遗传倾向”。然而潘芬巴格和伙伴以4万名学生为对象,研究其中的自杀现象( 一般不会认为这跟基因有关 ),结果发现宾州大学有225名校友在刚毕业的那几年自杀。他拿这些案例跟大批随机取样的校友相比,发现自杀者最可能来自这样的家庭:父亲颇有社会地位( 通常是医生 ),双亲都受过大学教育,父母分居或父亲在自杀者幼年时候死亡。

而其他的特点则与因冠心病而死者相似:烟瘾很重、不参与课外的体育运动、自我封闭且社交孤立。潘芬巴格推测,不参与课外的体育运动,反映出孤单寂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