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 (第2/4页)

可能同时大举出兵徐州和幽州。但倘若不出兵,不出力,又会引起袁绍的不满。故修以为主公对幽州之战还是得有所表示的。至于是出兵,还是出粮,出多少,主公还需同奉孝等人好好商议才是。”

王修的这番话说得十分诚恳,也十分实在。虽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可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谁让她蔡安贞这会儿还只是个小诸侯呢。因此听罢王修所言,蔡吉也只得点了点头,决意早点回黄县,同郭嘉等人好好商讨应对之策。

虽说想要做到刀切豆腐两面光不容易,可天下间让蔡吉留在青州的理由倒是越来越充足起来。这不,就在蔡吉启程离开高密之时,从南方传来了最新的战报。据悉,袁术与吕布在彭城会面,期间袁术当众封吕布为“宋王”。至于理由嘛,除了吕布是他的亲家之外,也因为吕布所控制的徐州在春秋时期隶属宋国。对此蔡吉则坏坏地腹诽,袁术太没地理概念,徐州那片以前是越国的属地,应该封吕布为“越王”,这样吕布就能同孙策掐起来了。

不过吕布显然对自己是什么王,并不在意,他只知道自己封王了,成王爷了。作为报答,吕布当场答应会同袁术一同出兵攻打豫州。而吕布所在的下邳毗邻豫州的沛国,其首当其冲自然是要同小沛的刘备大战一场。而袁术则统领大将线勋、桥蕤等人与关中的韩暹、杨奉组成联军,打着“二十万”大军的旗号,浩浩荡荡地杀入曹操治下的豫州汝南郡。一时间整个中原战云密布,杀声四起,刚刚迁都许都的汉庭在众人的眼中显得飘摇异常。

小蔡裂墙:刀尖上跳舞,神马滴~~~最头痛鸟~~~本府需要动力~~~需要票票~~~需要收藏~~~需要推荐~~~

第2卷青州之鹏 第71节贤良之士

袁雷身披二十家子铁铠,脚跨五花马,一路护卫着锦旗招展的东莱使团,行进与官道之上。乍一看上去任谁都不会相信这么一个威风凛凛的年轻将领会是个家奴,会是袁绍正妻刘夫人派来东莱的暗线。事实上,就连袁雷自己都快忘了他那个“脂粉探子”的身份。虽说当初刘夫人安排他进张颌部,本是指望他能监视蔡安贞的一举一动,从而促成三公子与这位蔡氏女郎的婚事。可如今一年过去了,莫说是监视了,袁雷就连黄县城也只到过两次而已。其他大部分时间,他都是随儁义将军驻扎于北海的高密城防范吕布军来袭。更何况那位蔡使君此番还花了四、五个月的时间前去许都面圣,就算袁雷真留在了黄县也打探不到消息。

诚然袁雷“脂粉探子”的主业毫无进展,但他作为副业的军旅生涯却进行得有声有色。这不,而今的袁雷已然由最初的都伯升做了司马。而另一头,刘夫人倒也没为他荒废“主业”而大发雷霆,只是来信嘱咐他要关注张颌的动向。听她那口气似乎是对张罗讨蔡安贞做媳妇的事没了兴致。不过袁雷却知,刘夫人并没有放弃为三公子说亲的事,只是主公新纳的两个小妾令他那位主母无暇顾及东莱这边。女人嘛,最关心的还是自家宅院那一亩三分地的事。当然前头车驾内端坐的那个女人除外。

在袁雷的眼中蔡吉无疑是个女人中的异类。想她蔡安贞不过是个十六七岁的弱质女流,既没有出身名门望族,也没有名师指点,甚至在十四岁之前根本就没半点是神童的迹象。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人畜无害的女娃娃,却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白手起家成了盘踞一方的诸侯。不仅如此,更有不少名士名将相继追随与她。就像这一次,蔡吉就从许都又带回来了两个文士。其中那个姓祢的文士,袁雷并没有听说过。不过瞧他那堂堂相貌与仪表,应该非泛泛之辈。而那个整日窝在马车内极少露面的贾文和,贾老先生的大名袁雷可是在邺城之时就已如雷贯耳。想当初得知李傕等人占据长安之后,主公可没少念叨这个名字。据说此人之前还曾做过光禄大夫、宣义将军。这样一个大人物骤然降临东莱,也不知蔡安贞的那些个幕僚们会作何反应?

作为刘夫人的心腹家奴,袁雷这些年可没少为其里里外外地打探消息。而明里暗里的肮脏事见多了之后,袁雷也就有一番不足为外人道来的心得。在他看来,招纳谋士部将,其实同娶纳妻妾差不多,人越多就越麻烦。新的要与老的争,少的要与长的争,傲的要与骄的争,争来争去,无外乎就是博主公一丝青睐。正如这些年主公袁绍小妾纳了一个又一个,名士招了一位又一位,然而里里外外却越发不消停起来。当然袁雷也听说,主公的老朋友兼老对手曹操,也是不断地纳妾招人,但曹操的妻妾却能和睦相处,曹操的幕僚部将亦能同仇敌忾。倘若这事是真的,那只能说搞不定家宅的人,也别指望手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