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2/4页)

后来,蒋先生因听信戴季陶的建议,软禁胡汉民,为世所不谅,蒋不能下台阶,而迁怒于戴,以为这是一个不好收场的馊主意。软禁胡汉民是在1931年2月。胡汉民欲造成一责任内阁的国家政府,蒋先生则欲统一号令。一个仗恃*支持,一个以新起实力军人自居,5月,蒋先生欲控制国民会议,邀集戴季陶、吴稚晖、陈果夫、陈立夫、邵元冲、叶楚伧商讨对策,人皆无善策,而戴季陶欲对之不客气。胡汉民拒不妥协,戴季陶遂明确主张强硬对待。

于是设鸿门宴将其扣押,而对外宣称展堂(胡汉民,字展堂)近来精神失常。戴季陶往劝之,嘱其勿与蒋先生作对,而宜多读佛书,胡汉民大怒,谓我已成神,何须学佛?《左传》曰,神者,聪明正直而一者。饱学之士吵架,三招两式,精彩得令人眼花缭乱。

西安事变,戴先生又为主张武力*的一派,这一观点的支持者群集何应钦公馆,而蒋先生对当时所有主*者都无好感,盖武力威慑则可,而大肆动武则可能玉石俱焚,此事两人间更增隔膜。

1930年起,戴任考试院院长,确立中西融通的民国文官考试制度,对考试利弊考虑周详。他在报告书中说,那种揣摩窥测的八股文,弊端多多。君主以科举牢笼人才,消磨志气,以致种弱国衰。当专制集权时代,势力为皇亲豪族所有,但造恶者为君主,非考试制度本身。如无考试制度,政治将更加*,人民受害更烈。

在他任上,建立编译局并形成妥善的铨叙制度。自此以后,至20世纪40年代中期,20万以上知识分子受益,即在抗战中也不例外。

戴公是边疆问题的权威、决策人之一。他主张民族平等,反对前清赵尔丰等的边政恶政。他认为他们专尚霸道,心存偏袒,政策根本错误,以致将最驯良之川滇之间的康民,造成许多血腥杀伐的种子。

力敌万钧的政论大手笔

戴季陶文章元气淋漓,真足睥睨一世。其人创力非凡,即30岁以前各体论文,即达百万字以上,其真率处如及时豪雨,其悲愤处似山洪暴发。其论*政体建设之文,头脑清晰,胸次浩然,变繁缛之理为朴茂条畅,为今之下笔喇喇不休之政治学博士所望尘莫及。

戴季陶保有先天的文章自信。1938年国民党在武昌召开全国临时代表大会,大会宣言出自汪精卫手笔,陈布雷等参与讨论。蒋介石认为主旨大体不错,语意略显轻重不当,唯戴先生破口大骂,加以痛斥,说是不特文意措置失当,就是行文也毫不足取,病在芜杂而散漫。汪氏当年有文豪之誉,此时也颇有离心倾向,故影响到文字组织,是可能的,但也不致太过偏弊。但戴先生根本不能谅解,可见其取径之高。

戴季陶的政治评论保有力敌万钧之势。《立宪救国乎 立宪亡国乎?》长文中的一段,可见其强烈的逻辑冲力。他说,政府诸公之意,不过欲图一时苟安之计耳。然岂知外患足以侵其手足四肢,内患足以耗其精血五脏也。其预备立宪也,非真知立宪之足以治国安民,亦唯以搪塞国民而已。其搪塞国民也,无非防国民之反抗而已,其防国民之反抗,无非欲保其身居高处,宴安逸乐之位置而已。而今之热心功名者,不揣其心计其势,竟欲以最无聊赖之请愿手段,而欲得立宪政治之实际,呜呼,政府诸公,岂真愿立宪者乎?苟非有所恐惧,有所自危,则此九年立宪之空语,恐亦不能遂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大木百寻沧海万仞:时代巨人及其幕僚(12)

可以说对专制的目的,因果关系,揭示得淋漓尽致。古今一切专制尽管有种种表现形态,其形神则一,使用的欺骗、诱惑、高压、恐吓的手段则一。

他的文体具有鬼斧神工的变幻能力,忽而是一首骚体诗,忽而是简捷利落的一则短文,忽而又是洋洋洒洒数千字甚至上万字长文。

《库乱中之政治观》,直接说,库乱之原因,由于清政府之不善为治,将其归于政治问题,包括文中屡屡言之的国民性问题,也归根结底由于政治之不上轨道。一个地方的内忧外患,也因政治之不修明,即非*自由的政治观念为构造的政治即为恶政治。所以弥缝一切祸患之根本,在于祛除专制政体。

戴季陶以为,文化是有生命力的,生命力则端赖传统的赓续创新。而创新并不简单等同于复兴。“要把中国文化之世界的价值,强调起来,为世界大同的基础”(《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这和宋教仁的所说,中国文化有很多*的因子,但缺乏整理归纳,道理是一样,眼光也是一样的阔大深远。

即使对日本的认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