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 (第2/4页)

,连王守仁这师伯居然也在坚持,王守仁自幼熟稔弓马,虽然年纪大,却也能坚持得住。

这种情况之下,许多人想要放弃,却也不敢了,足足小半时辰过去,终于有人吃不消,一下子放松下来,整个人一屁股便跌坐在地。

许多人朝此人看去,一时队形有些紊乱。

叶春秋知道,若是这时候放纵了这一个人,那么其他人很快就无法继续坚持,他朝那人指了指:“将他带上前来。”

几个书吏一直在旁候着,听到叶春秋的命令,便将这疲惫到了极点的人押到了叶春秋的面前。

叶春秋眯着眼道:“你叫什么名字?”

这人显得有些慌张,忙道:“恩府,学生许杰……”

“许杰,你既拜入我的门下,恩师有命,你也敢懈怠吗?违抗师命,该当何罪?”

“我……我……”许杰汗颜,忙是解释道:“学生是实在吃不消了。”

叶春秋那炯炯有神的眼睛直视着许杰,深沉的脸上带着一股无形的威严,清冷的声音自他没有一丝笑意的嘴里道出来:“我能吃得消,王副参事也吃得消,何以你比我年长,又比王副参事年轻,却是吃不消?在这军中,没有吃不消的话,我罚你到另一边去,专人监督你操练,今日其他人操练四个时辰,你操练六个时辰。”

众人听着咋舌,几个书吏押着到一边去,这许杰倒是不敢抱怨,一方面叶春秋是官长,另一方面是自己拜的师,这恩师跟爹差不多,忤逆就是大逆不道,将来是很难被人容纳,会被人取笑的。

一下子,先前还有一些松散的人,这时也都肃然起来,纷纷站了笔直,不敢懈怠。

叶春秋练剑,只知道一个道理,就是持之以恒,所以对操练的事不容半分的松懈,等到了正午,烈日当空,被罚的门生已超过了二十多人,等到鸣金,叶春秋下令解散吃饭,这些人却还得继续站着,等大家吃过饭之后小憩片刻,方才能用餐。

(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五章:一石激起千层浪(第五章)

凡事开了个好头,便顺畅多了,白日操练完了,叶春秋打道回府,结果刚到家中,就见邓健正焦灼地等着他。

“春秋……春秋……”邓健兴冲冲地朝他招手,边道:“来,来……出大事了……”

出大事了,他居然还笑得出来。

叶春秋收起脸上从容的微笑,终于露出了几分肃然之色,上前几步,请他到了小厅里坐,便见邓健焦急地道:“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啊……”

叶春秋不由道:“邓兄,能否把话一次说完,我听着难受。”

邓健便皱着眉头道:“你是不知,现在都察院已经义愤填膺,国子监里也好不到哪儿去,大家都晓得张永打压你,勇士营打压你这镇国新军的读书人,哎呀……现在闹得很厉害啊。”

闹得很厉害,和自家有关系吗?

叶春秋开始怀疑人生了。

看叶春秋一副不知所以然的模样眨着眼,邓健又道:“我已上书弹劾那张永了,明日更多人弹劾,现在大家都期待春秋能够坚持住,万万不能让那张永欺到咱们读书人身上,你是不知这坊间的议论到了什么地步。”

叶春秋这才明白过来了,这是王守仁的计划,却不知这位大舅哥的计划能不能行得通。

不过到了次日清早,叶春秋算是真正明白邓健所说的一石激起千层浪是什么意思了,按理,他该去翰林院走一遭,结果刚到翰林院,郑侍学便急匆匆地出来,道:“春秋,随老夫入宫去。”

叶春秋有些为难,对郑侍学行礼:“学生只怕要去……”

郑侍学连忙道:“不是让你在待诏房待诏,而是刘公请你去说话。”

刘公……

叶春秋微楞,却不敢怠慢了,内阁首辅大学士点名要见自己,这理应不算是什么坏事吧?

叶春秋当然清楚刘健的实力,这位先帝留下来的辅政大臣,虽是不涉朝争,只是埋头做事,可其影响力却是惊人。

叶春秋便随郑侍学入宫,到了待诏房,与郑侍学分别,接着便往内阁去。

让叶春秋惊愕的是,自己居然不是被领去茶房,而是内阁正堂,叶春秋对于内阁的规矩略知一二,一般学士们召见谁或是谈一下公务,大多时候都是在茶房进行的,一边喝茶,一边随口闲谈,毕竟只是交代一些事罢了,不必这样郑重其事。

可是去内阁正堂,意义就不大同了,一般只有内阁里召集各部的部堂议事,方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