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部分 (第2/4页)

轰隆隆……轰隆隆……

四处又是震天的炸雷声,半空中再次弥漫着硝烟和闪过璀璨的火光,还有那无数的惨叫声和留下一地的尸体。

在这再次响起的炸雷声下,乱军最后的一丁点心理防线在此刻已经崩溃了。

任何人,对于未知的事物都会有着恐惧的心理,就如第一次听到了雷声震动的孩子,犹如第一次经历了地崩一般,同样是人,若你是个隔三差五被震的倭人,若是遇到了地震,第一时间便知道用什么举措去保护自己,不至于惊慌失措,而一旦是第一次遇到了地崩的人,绝大多数,便会如没头苍蝇一般惊恐不已。

尤其是在这深夜,尤其是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之下,恐慌已经弥漫了乱军们的心中,他们害怕的是,不知道这可怕雷光和爆炸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在有限的认知里,根本无法去解释这种现象,而更重要的是,谁也不知道下一次是从哪里炸开,可能就在自己的身边,可能就在身前或是身后,就如每个人的头上,都似是悬上了一柄利剑,谁也不不知这柄剑何时会落下,可是给人的,却是无尽的恐惧。

黑暗之中,不安与惶恐令人群开始混乱起来。

镇国新军在这混乱之中,依旧前行,他们用钢矛杀出了一条血路,随着口令,在黑暗中依旧步伐统一。

黑暗中,最考验的就是组织力,任何擅长夜战的军马,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强军,在历朝历代,要组织夜袭,十几万大军,绝不是一窝蜂的倾巢而出,而是从中挑选出最精锐的武士,由最有威信的将军带领,这时候最讲究的就是兵贵精而不贵多,后世的人翻开史册,往往看到的是某某将军率五百人夜袭,斩首数千,便是因为这个道理。

(未完待续。)

第九百零八章:所向披靡(第八更)

且不说这个时代许多人患有夜盲症,若不是精锐的兵马,一旦出现一丁点问题,就可能发生组织涣散,而一旦军心涣散,武官根本无法有效地约束士兵,而士兵寻不到自己的武将,只需有几个人开始奔逃,那么更多人就会动摇,历史上从来不乏有数万数十万大军在夜战之中,一夜之间化为乌有的战例。

这时候,考验的就是士兵和武官的能力和决心了。

叶春秋利用了一下午的固守,为的就是要消磨掉乱军的耐心,他很清楚,这是乱军的第一仗,也是那位讨贼大将军何锦显露伸手的一仗。

当时,叶春秋没有选择在白日用手雷,是因为虽然手雷在白日中的杀伤力同样不小,可是这种手雷所带来的心理震撼,在夜晚之中才能更有效地成为克敌制胜的法宝。

叶春秋深知,乱军人数众多,白日即便手雷再多,也有被消耗尽的时候,一旦被对方看破了路数,自然会采取相对应的战法,将手雷的伤害降到最低。

起先那何锦以为以多对少,心里多少有着轻敌之意,后来又急于向安化王表现,或者可以说,他需要给安化王一个交代,毕竟作为大将军,率领百倍的兵力去攻取一个小小堡垒,尚且拖延了这么久,何锦便难以树立威信,他们刚刚起事,绝不容许这样的拖延,否则即便胜利,也不过是个笑话而已。

于是叶春秋果断地选择了夜战,何锦果然并不在乎兵家大忌,他依然选择了倾巢而出,因为在他看来,自己的兵力是守军的百倍,既然守军愿意出战,急需要一场胜利的何锦也只有这样的选择。

夜战之中,其实人数的优势根本无法发挥,而手雷的效果则撕开了乱军的最后一丝心理防线,与之相比的是,镇国新军却是时刻保持着凝聚的状态,他们犹如拧成的一只铁拳,又如一柄利刃,此刻毫不犹豫地在乱军之中撕下了一道口子,所向披靡。

站在镇国新军队形里的叶世宽,渐渐地冷静了下来,从一开始的紧张,到后来的激动,再到现在,他突然有了一种奇妙的感觉,自己和自己的同袍们站在一起,这个世上便再没有人可以阻挡自己,他渐渐地变得熟稔起来,牢记自己的方位,对于任何一个敢于袭向阵列的人,他并不是匆匆去应战,而是变得气定神闲,不急不躁,他自己也不知自己在哪里,也不知接下来该如何,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听从号令,他呼啦啦地踏着铁靴,竟没有感觉到太多的疲惫,虽然经历了下午的鏖战,可是傍晚的时候吃饱喝足,又小小地休息了之后,他的体力又开始充沛起来,毕竟相比于从前的操练,今日的体力消耗并不算什么。

显而易见,乱军正在瓦解,不断地崩溃,阻挡在镇国新军面前的人也越来越稀少。

那何锦看着这一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