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部分 (第2/4页)

里的地,你看,朕待你如何?”

其实镇国府一直面临着用地紧张的情况,许多地方施展不开,现在听到朱厚照又为镇国府解决了用地的问题,叶春秋长出了一口气,毕竟他想将镇国新军搬迁到镇国府来,由于城区的扩大,少不得还要修筑一些基础的设施,更不必说随着一些工坊所生产的商品供不应求,导致那镇国府附近可谓是寸土寸金,不少的匠人和学徒,根本就无法在镇国府里住宿,不得不人住在京师,花费大半个时辰步行上工,住宿、商铺、工坊,处处都需要土地,原先的镇国府极小,不过方圆一里罢了,现在倒好,朱厚照很大方,大笔一挥,竟是一下子解决了镇国府当下最紧要的问题。

想到这些,叶春秋又怎么对朱厚照没有感激之意呢?只是似乎他也没有什么谢礼感谢朱厚照的,朱厚照是皇帝,起码在物质上,朱厚照没什么缺的!

叶春秋长长舒了一口气,真心实意地道:“谢陛下。”

有些时候,感激这种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啊!

“不必谢朕。”朱厚照难得很谦虚,接着道:“方才朕不过和你玩笑的,其实啊,朕虽然也花了心思,可是出力最大的,却是刘伴伴。”

叶春秋面带微笑,却并不觉得错愕。

原来是刘瑾啊,这个家伙,还真是……一丁点都不寂寞啊。

可是话又说回来,叶春秋已经摸透了刘瑾的路数,这个家伙,很显然……是在捧杀。

想想看,这镇国府不但掌握了镇国新军,还有如此大的财源,本来就已经让某些人所忌惮了,可是前脚叶春秋封爵,后脚陛下却又赐了方圆十几里的徒弟,虽然这些土地不过是一些庄子,对于朝廷或者宫中,甚至是那家大业大的魏国公府来说,确实不算什么,可这样的恩荣和礼遇,怎么不教人不忌惮呢?

(未完待续。)

第九百五十一章:下面没有了(第三更)

换句话来说,这在有些人的心里,纯属是顶风作案啊。

本来镇国府已经让有心人开始忌惮,尤其是镇国新军的战斗力,若是镇国府在云南,倒也罢了,偏偏又在京师一侧,这就使人寝食难安了。

谁晓得陛下又要封地,那刘瑾在背后如此怂恿,在叶春秋看来,这意味太明显了,刘瑾分明就是要将他高高捧起来,使入京的诸王更加寝食难安。

他们的富贵来源于这个王朝,却又对国家的事物没有多少影响和干涉的能力,眼睁睁的看着‘天子’胡闹,要把所有人的锅都砸了,这心情,可想而知……

一旦宗室们起了头,怕到了那时,就是墙倒众人推的局面,莫说叶春秋保不住镇国新军,可能连镇国府都保不住。

叶春秋却依旧带着微笑,道:“原来竟是刘公公费的心思。”

朱厚照笑呵呵地道:“你是不知道呢,自宁夏那儿传来你的死讯,刘伴伴哭得比谁都伤心,他和你确实有些误会,不过近来哪,总是念你的好,说是朕离了你是不成的,这镇国府,更是咱们大明的定海神针,他便是拼了命,能给镇国府帮衬什么,也要帮衬不可。你看看,这个家伙,总算不太惹人厌了。”

叶春秋抿抿嘴,面对于温室中的朱厚照,叶春秋没有多说什么,这块地显然对叶春秋很是重要,虽然知道这是刘瑾所包藏的祸心,叶春秋却还是愿意甘之如饴地接受。

能得到这么块土地,对于镇国府的益处太大了,且不说能解决眼下镇国府的用地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这块地是向着通州方向拓展的,而通州恰好是天下运河的枢纽,加上原有的土地,等于是在这北直隶建立了一个国中之国,自然,这个国不免小了一些,却足够有了让叶春秋大展拳脚的空间。

叶春秋露出笑意,道:“至于魏国公那儿,臣弟也会亲自去致谢,陛下,周王殿下已经入宫觐见了吗?却是不知周王殿下说了什么?”

“倒没说什么。”朱厚照百无聊赖地道:“和朕说了一些宗室的事,大抵你是知道的,周王平时都是不苟言笑的,朕也和他没什么话,这个王叔,嗯……朕还是躲着他的好。”

叶春秋莞尔,又与朱厚照聊了半响,看天色不早了,便告辞出去,冷不防刚刚出了暖阁,便见刘瑾与他差点撞了个满怀。

刘瑾忙是后退一步,朝叶春秋道:“原来是镇国公啊,陛下一直念着公爷呢,总是说公爷为何不来拜见,今儿公爷总算有闲,我这做奴婢的,心里也高兴得紧,陛下高兴,咱就高兴。”

叶春秋便朝他作揖道:“刘公公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