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部分 (第2/4页)

沉重的心情,返身要走。

刘大夏却是呷了口茶,徐徐道:“且慢着。”

卢文杰连忙回头,小心翼翼地道:“不知刘公还有什么吩咐?”

刘大夏慢悠悠地道:“记着,不必留活口。”

………………

一艘满载着钢材的海船朝着秦皇岛方向已经行驶了四天,海船的风帆拉满,吃水很深,晃晃悠悠地沿着陆地而行。

这是一艘老旧却不堪的舰船,修修补补了不知多久,一直作为海陆巡检之用,实际上,作为一艘战船,它可以说是一丁点用都没有,因为它跑得很慢,且几乎是靠上头的官兵靠近近战来作战,船上既没有配上什么弓弩,更加没有什么火炮,私船,它追不上,即便追上来,多半人家一撞,它若是没有沉没,船上的海路巡检司官兵们,也是决计不敢登上对方的船舷去近战的。

而现在它已经有了新的使命——拉货。

作为一艘货船,它总算找回了一点面子,因为它肚量不小,不是那种远海的尖底船,所以别看外头不起眼,实则满载起来,拉货量很是不可小看。

当然,人永远是最主要的因素,再好的器械,若是在寻常人手里,可能发挥不了多少功效,可是在合适的人手里,却总能得到超水平的发挥。

或许作为海路巡检,这些官兵是不合格的,可是作为一群拉货的水手和苦力,天津海路巡检的赵巡检完全可以自满的宣布,这是一艘超水平发挥的货船。

跑一趟,镇国府给的船费是一百五十两,这使赵巡检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只要返航,就巴巴地在入海口那儿静候等待,然后装了货,就哼着曲儿带着弟兄们启程。

今儿咱们巡检司的众兄弟,真哪真高兴。

赵巡检愉快地看着这一船船的钢材,催促着下头的官兵观测风向和调转风帆,不过这一次出海,他却不敢有这样嘚瑟了,因为在这里,他有了两个尊贵的客人。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朕信得过春秋

为镇国府送运货物,让赵巡检精神倍好,而迎来了这么两位贵客,赵巡检虽然显得有些小心翼翼的,可是心情就更好了。

赵巡检也算是个会察眉观色之人,那位姓钱的,带着的乃是锦衣指挥使佥事的腰牌,另一个,则是年纪轻轻,可是看起来一身的贵气,而且就看那位佥事在这贵人面前点头哈腰的样子,便知道必定不凡。

最重要的是,佥事大人还赏了他一锭金子,他的职责很简单,把这两位贵人送去秦皇岛。

本来那年轻的贵人刚开始的时候,倒是挺愉快的,刚刚上船,上上下下地走动,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不过很快,他就老实了,这是正常反应,赵巡检露出他惯有的憨厚表情开始笑,晕船嘛,这种事,他见得多了。

而朱厚照感觉自己很糟糕,尤其是前面两日,几乎整个人都要虚脱似的,呕吐了一次又一次,脸色也变得蜡黄起来,这两日还好了一些,却依旧是如鲠在喉。

这会儿,他踉踉跄跄地从船里出来,听到外头有人说到了,这才像疯了一样冲到甲板,果然,前方似乎有陆地出现,只是这陆地在海平面上,不过是一个黑乎乎的影子。

等越来越近,朱厚照方才愣了一下,因为他看到一座高达数十丈的灯塔还在继续堆砌,这灯塔宛如高耸入云一般,只是一根圆柱,又如一个佛塔。

远处,港口渐渐地露出了轮廓,七八个栈桥已经维修好,许多船只停在栈桥上,整个岛屿面积很大,上头郁郁葱葱的,可以看到,靠着岛屿的外围,许多建筑已经开始修建完毕了,从码头这里看去,因为不少建筑都是依山而建,而且多是石头建筑,所以显得格外的宏伟。

让人最无法忽视的,则是隔三差五的,便有轰鸣声传来。

那赵巡检对着这位贵客恭恭敬敬地道:“这是在开山呢,别怕,是开山,这镇国府大手笔,直接要将这山都要移平了,遇水搭桥,遇了山就炸开,上月才吓人呢,砰的一声,都地动山摇了。”

船徐徐地靠近码头,朱厚照急急地跳下船来,那赵巡检便指挥着人去卸货了。

朱厚照则是和钱谦二人直接登岛,等真正登岛,朱厚照方才知道秦皇岛的工程量何其之大,前前后后砸进来的近百万两银子,还真是一文都没有浪费,岛屿的内部已经开始开山了,而开出来的石块,则运输过来,将这巨石和水泥混合一起,修建各种货栈、炮台、灯塔、码头、道路、军营、水寨。

远处已经有水泥的作坊冒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