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部分 (第2/4页)

又舍得拿出钱粮,所以现在秦皇岛的情况,可谓进展飞速。

环岛的道路修建,更使叶春秋松了口气,因为这条路一通,就意味着未来的开发就更轻易了,港口、码头都已经建了起来,现在已有无数的船只带着各种物资登岛,水师的水寨,也已经修筑完毕,既有供民船的港口,也有专门的军港,炮台俱都建立,这一切切,都是拔地而起,蔚为壮观。

朱厚照听着,那神色间的慵懒之色,渐渐消去了,显得颇为神往地道:“真想再去一趟,可惜,朕晕船,哈哈……”

叶春秋想起朱厚照的晕船,也是无奈,便说着别的话题道:“而今船坞已经修筑,造舰已迫在眉睫,臣已画了不少草图,会同那郑和下西洋的资料俱都送去了研究院,现在正在讨论方案,想必不久就会有结果。”

“是吗?”朱厚照挑挑眉:“什么时候能造出来?”

叶春秋笑道:“这第一艘,只是给人练练手,所以不敢过于冒进,就怕陛下见了失望,还是不要见为好。”

叶春秋所提供的图纸,乃是是两三百年后英国人的所造的所谓木制战列舰,当时的英国,已经在在帆舰工艺上达到了巅峰,他们的巡洋舰,通常是排水量在1700吨到3000余吨之间的三桅大帆船,比之现在的葡萄牙舰排水量增加了接近一倍以上,载员300至500人之间。同时装有三层到四层武装甲板载炮数一般74门到120门之间,相对来说,火力亦可达到荷兰舰船的一倍数量,考虑到镇国府高超的冶金水平,和更轻薄的火炮,可能同样的战舰,可载炮一百五十台左右。

这种巡洋舰,几乎已到了木制战舰的极限,它拥有更强的抗风浪的能力,更快的速度,更优良的火力,和更为强大的护甲,毕竟是相差了两三百年的产物,若是当真能造出来,虽然同样都是木制的战舰,但是叶春秋完全可以保证,新式的战舰,可以对现在的佛朗机舰轻松地吊打。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百业兴旺

事实上,要造出新式战舰,虽然有着前人的图纸和资料,可是许多地方需要改良,这就需要到匠人们集思广益,进行各种尝试了。

这是文艺一点的说法,说得再不客气一些,就是该砸钱的时候了。

除了战列舰之外,叶春秋还提供了巡航舰、轻巡舰、运输船、运兵船之类的图纸。

当然,叶春秋向来的宗旨是先难后易,其中战列舰最难,索性先从这里开始,只要第一艘战列舰能够造出,那么其他的舰船,制造起来也就轻松了许多。

两百五十万两银子,叶春秋不过是想打造出一支拥有三艘战舰,两艘巡航舰和两艘轻巡舰以及若干运输和运兵船的舰队而已,大抵舰船的数目,在十三四艘左右,当时的想法是如此,不过现在看来,似乎这个预算,可能还要继续增加,也就意味着,未来单单这一支舰队,可能需要道的花费,就近三百万纹银。

如此巨大的数目,只是用于打造一支舰队,如朱厚照一样被吓着的人一定不在少数,可是对叶春秋来说,却因为这样,反而心情觉得轻松起来。

因为在他看来,水师的花费越多,反而容易形成垄断,这个时代,有能力缔造水师的国家寥寥无几,花费越高,就意味着门槛越多,而以这舰船之利,谁能够独一无二的独占鏖头,就意味着这汪洋大海,谁才是主宰者。

朱厚照也是略显失望后,心情很快就转阴为晴,心里也是较为期待这战舰的,又跟叶春秋探讨了一些细节,然后说了些闲话,才让叶春秋出宫去。

………………

在繁华的镇国府里,虽是冬季,可在这个农闲的季节,这里依旧是一片忙碌。

下了几天的雪,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可这镇国府里的水泥路上却是格外的干净,积雪早已清早了个干净,不见积雪,却是每天人潮踊跃,马车拥挤。

而在这里,各大工坊如雨后春笋一般林立起来,秦皇岛的建设,刺激到了镇国府的大量需求,也正因为如此,现在几乎所有的货物都属于短缺的状态,水泥不足、钢铁不足……甚至连水晶、木料,统统都不足。

现在市场上的需求,实在太大太大,几乎各家的工坊,所有的订单早就排满,以至于不少求货的商贾,每日都在招商局堵着,求着赶紧提货。

偏偏需求过于旺盛啊。

孙琦对此极为头痛,他每日应对这些人,感觉自己快要疯了,可有什么法子呢?秦皇岛的建设需要大量的钢铁水泥,各种商品紧俏,甚至许多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