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部分 (第2/4页)

身的腥,那些御史,很多时候像苍蝇一样,太惹人厌了。

若是他随口一句,采纳了叶春秋的建议,唐伯虎入了文思院,此事也就没了,对朱厚照没有任何损失,倒还好商量,可是现在,却是全然不同了。

朱厚照不假思索便道:“竟和科举的弊案有关?其他的事,倒也罢了,唯独这伦才大典,却是不可轻慢的,那么……此事也就作罢了,朕会让人重新调查一下,若是唐爱卿果有冤屈,朕自然会还唐爱卿一个清白。”

只是这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不啻是判了唐伯虎‘死刑’。

朱宸濠为自己的临场反应感到得意,他虽是不经常在这京师里,可是跟着京师里的很多达官贵人都有联系,又怎么会对朱厚照的性情不知晓?

唐伯虎方才的喜悦,顿时化作了无数的懊恼和哀痛。

他几乎距离这梦寐以求的转运,只差那么一步,不过一厘一毫的距离,偏偏……却是一下子付诸东流。

他抬眸,看着一脸凛然正气的朱宸濠,朱宸濠甚至看他朝自己看来,竟是向他报以一个笑容,这笑容,和以往一样如沐春风。

唐伯虎才刚刚进宁王府之时,宁王父子待他是极为友善的,同样是这如沐春风般的笑容,可现在映入他的眼里,却又是另一番的面孔。

唐伯虎带着沉甸甸的心,畏畏缩缩地微微后退了一步,咬了咬牙,想要说什么,或许是他心里那股才子的凛然傲气险似要被激发出来,可是转瞬之间,他便理性地明白到自己身处何地,面对的是何人。最后,一切都只化作了一番苦笑,方才激动的眼眶通红,现在却是痛苦地落下泪来。

唐伯虎拜倒在地,朝着朱厚照叩拜道:“草民叩谢陛下恩典。”

什么还会再查一下,唐伯虎很清楚,那一桩陈年旧案,是不可能再查了。

因为这牵涉到的是朝廷的斗争,当年有人要整的不是他,而是他当年的考官,因为考官舞弊,所以他受到牵连,而整垮那考官的人,哪个是等闲之辈呢?现在他们想必早已功成名就,谁会因为一个一文不值的唐伯虎,而去招惹这桩旧案的某些大佛?

完了……

唐伯虎的心里沮丧到了极点,眼泪啪嗒啪嗒地落在铜砖上。

事实上,他本是接受了这个命运,可是叶春秋今日的一句‘无心之言’,令他又燃起了希望,可现在,恰恰是宁王的一句话,又将他打入了十八层地狱。

有多少人明白,这如天堂掉下地狱之感,是何等的痛苦!

朱厚照则是没有了耐心了,不耐烦地道:“好了,好了,不必多礼了,你的画很好,朕很喜欢,来人啊,给这位唐爱卿赐三十两银子吧,王叔,还有唐爱卿,你们且告退,朕有话和春秋说。”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权贵

朱厚照显然把自己没心没肺的性子使到了至极,毫不顾念宁王父子的感受,这话跟赶人也没差的了多少了。

他这样一说,宁王父子便也感觉灰溜溜的,这一次献画,怎么想都觉得有点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味道。

唐伯虎听罢,已知道自己的命运彻底地到此为止,他跌跌撞撞地起身,三十两银子,陛下赐给了他三十两银子,呵……

他竟不知是该喜还是该悲凉,却还是乖乖地跟着宁王父子,告退而出。

等出了暖阁,朱宸濠却是含笑对唐伯虎道:“伯虎啊,这一次好险,若不是本王提醒了陛下,陛下当真让你入宫传奉,说不准,伯虎又要成了别人眼里的眼中钉了,好在陛下回心转意,否则,伯虎将很难全身而退,朝中的是是非非,实在太多了,伯虎远在江湖,未尝不是一件乐事。”

唐伯虎的脸色苍白如纸,这话里话外,倒像是朱宸濠帮了他大忙似的。

可是,就是此人的一句话,毁灭了他好不容易得来的一次机会。

此时,面对看起来一脸好意的朱宸濠,唐伯虎竟是说不出话来,他额上青筋暴出,几乎要陷入狂怒,可是很快,又无奈地朝朱宸濠作揖道:“是,王爷大恩大德,唐某铭记于心。”

朱宸濠捋须,老神在在的样子道:“不必说这样的话,本王与唐先生,可谓忘年老友,走吧,咱们慢慢出宫去。”

唐伯虎却是脸色苍白地摇头:“唐某的身子有些不适,想要先走一步,及早出宫,请王爷恕罪。”

“这样……”朱宸濠眉头微皱,却还是道:“唐先生身子有不适吗?呀,那不可疏忽了,本王对先生,将来还有许多借重之处,唐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