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自古南渡无北归 (第1/4页)

《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最快更新 [aishu55.cc]

石周曷阿邃身死,军阵又被汉军将士,前后贯穿一通。

东胡大军直接溃败,这还怎么打?!

要么原地投降,要么四处逃窜。

下一瞬间,四面嘈杂的喊杀之声,不知何时,已经恍惚变成了欢呼之声!

“陛下,我军大胜!!”

见此一幕,诸多军将,纷纷前来驴车前拜谒。

陛下不亏是陛下,两军焦灼之时,一驴当先,直接就赢了!

汉军士卒们,也是嘈杂一时。

一面纷纷起身探头观望战局,一面窃窃私语,交流不停……

这也太难以置信了。

汉军将士们,大多都有以身殉国,死战不退,浴血直到天明,只为让大军成功渡江的觉悟了。

毕竟汉室南渡足足二十四年,这是最接近长江北岸的一次,要是错了这次机会,谁也不知道,下次北伐是什么时候。

没想到,这天色才将将入了黄昏,死战都还没来得及开始,就已经赢了。

夕阳的余晖照耀下,整个战场弥漫着一种血腥味儿。

当此之时,刘恪回过头来,他身上的血迹和泥土,让他整个人,看起来狰狞无比,却又极为威武。

他微微眯眼,对着战场中的文武,深吸了一口气。

半张脸在夕阳斜映之中,半张脸还暗着。

而后竟下了驴车,拄着一杆大旗,一步一步走出,彻底浴在斜阳之下,一直走到江畔。

江水在微风中泛起涟漪,波光粼粼,仿佛在为这场胜利欢呼。

刘恪此时,却是面目狰狞,长望着江水,将大旗往泥岸上一插,拼尽全力一言:

“诸卿,渡江!”

本在风中,左右摇摆收缩不停的大旗,突然一振,完全展开来,露出一个大字。

汉。

就像是那百万曾为渡江北归而战的大汉英灵,回来了一样,纷纷聚在旗下。

没有人比刘恪更清楚,南渡后的王朝,再次跨越长江天险北上的困难。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

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

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

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

可以说,在他所知道的那个历史中,南渡之人,绝无北归。

如果不是开了挂,又拼了命的招贤纳士,弄来一堆猛男。

这个千年大汉,也没有北归的可能。

不过再怎么说,今天,渡江成功了。

大军稍作休整,清点战场,让后续所有兵马登陆。

同时还有后勤辎重物资的保障。

渡船还得来来**,运输好些趟。

不过问题不大。

一场大胜,东胡人不是有序退走,而是被打的溃走。

连派出零散兵马,入江骚扰的可能,都没有。

而且江陵郡附近忠义百姓数十万,皆持以大汉旗帜,愿王师早日渡江。

父老百姓,争先恐后的牵牛挽车,以馈王师。

汉军将士们要做的事情,就不多了。

除了休整之外,就是扫荡溃逃遁入乡里的东胡人,以免东胡溃兵鱼肉百姓。

“赵宁得给个一级渡江勋章,这家伙没迷路。”

“小吕也给弄一个,这个太猛了。”

“沙里別、敬道荣这些新人将领,也可以适当整点勋章,鼓励一下。”

“我自己的也不能少。”

“我也亲临战阵,身先士卒了啊!”

“四舍五入,赵宁、吕奉父的功绩分我一半,也不过分。”

刘恪在鼓捣着新的勋章。

勋章所用的铜铁金银,自不必多说。

吕宋的。

听说傅玄策偷偷摸摸,已经把自由贸易往南扩展,进驻到苏禄了。

刘恪觉得这和自己没关系,绝对不是傅玄策趁着苏禄海啸的时候趁虚而入。

苏禄这种小岛国,和临近的吕宋一样,多些地震、海啸,也很正常吧?

话说回勋章。

勋章的效果,在【授勋】天命的加持下,着实好使。

比犒赏还顶用。

尤其是经过监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