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1/4页)

我解释道:“张华那时候还只是我父亲身边的一个司空掾,我是让他穿上小太监的衣服混进宫的。就因为这件事立了功,我后来请父亲割爱,把他弄进了东宫。”

皇后点头道:“多亏了你了,从那以后,卫瓘那些人老实多了,不过,现在……”,她压低声音说:“你知道吗?杨淑妃又怀孕了!”

“不会吧?”怎么这么快啊,从她生下孩子都现在也不过几个月啊。

皇后落寞地一笑道:“有的人就是这么快的。有些女人一年生一个孩子,你想想,怀胎就要十个月了,她如果不是刚生下一个就怀上一个,怎么可能一年生一个孩子?”

我想了想也是,这淑妃也还怪有能耐的,只是,“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啊?”

“她上次那个孩子,生之前不是天天嚷着怀的是个皇子吗?结果生下来是个女儿,她丢了丑,这回学乖了,怀了孩子谁也不告诉。要不是张太医告诉我,连我都蒙在鼓里了。”

我听了,也有点担忧起来。但也只能劝皇后说:“母后,您也别太担心了,刚怀上的,谁知道是男是女啊,搞不好又是个女儿。”

皇后说:“我要是身体好,我也不担心的。就算她再生个儿子,可她的儿子小,我的衷儿已经成年,又已册立太子多年。只要我还坐在皇后的位子上,她能搞什么鬼?可是我现在身体这么差,你又一直没有儿子。要是万一淑妃这次生个儿子,然后,我又……不在了,皇后再立淑妃为皇后,这太子之位必将再起争端。”

皇后说的确实是事实。皇上正当盛年,淑妃更是比我年纪还小。若她生了个儿子,她自己再被立为皇后,她的儿子就是嫡子了。若干年后了,她的儿子大了,将会成为太子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皇后睁着疲惫的眼睛看看着车窗外说:“你放心,我暂时还没事的。我身体再虚,也一定会撑到淑妃生产之后,看她到底生的是个什么,到时候再做打算。”

“嗯,母后且将养身体,千万不要忧虑过深。首先,杨淑妃是不是能生个儿子还是一回事;其次,皇上也不见得就会立她为皇后。皇上最近,不是去胡贵嫔那儿还去得更多一些吗?”

皇后点了点头,但很快又说:“皇上若立其他嫔妃为皇后,对太子照样不利的。皇上皇子多,五岁以下的小皇子就有近十个。若皇上立了胡贵嫔为后,她抱一个过来抚养,将来那孩子一样尊敬她。对她来说,怎么都比我的衷儿即位要好吧。”

我隐隐猜出了她的意图,等着她说下面的话。果然,她看着我说:“但如果她的外甥女张良人能生个儿子,她就不会收养后宫其他女人的孩子了,而会和张良人一起好好抚养这个孩子,那样,太子的位子就牢固了。”

“母后的意思是……”

“为今之计,只有册封张良人,让她生个儿子。然后我再说服皇上,让他答应在我死后立胡贵嫔为皇后,如此方可保住太子之位。”

原来前面说的那些都只是铺垫,最终是为了说出这么一句话。

也是好笑,皇上和皇后要册封东宫的良人,直接下旨就是了,根本不需要问我吧。我能说的只是:“那儿臣就替张良人谢恩了。”

这总可以了吧?

但皇后对我的要求显然不止如此,她迟疑了片刻后,问我道:“我听说太子和太子妃伉俪情深,东宫从来无二宠,是这样吗?”

这是什么世道啊,做婆婆的,连儿子媳妇的床帷之事也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了?“这个,大概,是吧。”

“太子妃,这样可不好,我记得早就劝诫过你了。他是太子,肩负着传承皇家血脉的重任,你又……”生不出儿子。总算她口下留情,这几个字没有说出来。

“母后的意思我懂了。”

“那就好,明天我就让皇上下旨,册封张良人为端仪”,想了想又说:“那个王良人也一起册封了吧,反正你们东宫统共就这么两个良人。”

“儿臣就先替她们向父皇母后谢恩了。”

“嗯,还有……”她不好意思地冲我笑了笑说,“我知道衷儿很依恋你,如果他不肯接纳这两个良人,你帮我劝劝他啊。若真能生个儿子,巩固了太子的地位,你还是嫡母,将来的皇太后宝座还是你的。做皇太子的女人,目光要放远点。”

“是,儿臣谨遵母后教导。”

她身体这么差,怎么着,先敷衍了她再说吧。

晚上,花香扑鼻的浴水中。

“殿下,今天跟父皇去劝耕,没出什么意外吧?”害我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