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 (第1/4页)

所以,哪怕姬耳看起来只比桓常大十几岁,桓常仍旧称呼其为前辈了。

不过听姬耳的言下之意,此人容貌应该展露的乃是真实年龄,真要这样的话,那么姬耳的修行天资就足以让桓常震惊了。

莫道没有注意两人的谈话,反而浑身紧绷死死盯着姬耳。

宋仁军刚刚攻陷泰阳城,宋国与七星宗的关系越来越恶化,城中忽然出现一名武功深不可测之人,莫道自然不敢大意。

“哎,这些贵族反叛固然可恨,然而几个贵族同宗将近千人,却要在今日午时被斩首示众,上将军此举却也未免有些太过残暴。”

就在此时,旁边忽然有人扼腕叹息。

“噤声!”

此人刚刚说完,身边的同伴就急忙出言制止,还有些心虚的朝着四周望了望。

只不过,刚才说话那人声音并不算低,酒肆中很多人都听见了,几乎全部将目光集中在了二人身上。

“小二,结账!”

方才说话那人也只是一时感叹,没想到居然引起了所有人注意,想到可能因此得罪凶残的上将军,顿时面如土色,急忙结账离开了。

“上将军真如那人说得这般残暴么?”

姬耳将目光凡在桓常身上,好像想要从对方口中听到对于上将军的评价。

“此言差矣。”

“那些人既然选择叛乱,就应该会想到自己的下场,而且因为这些人叛乱死掉的无辜百姓,甚至要远远超过千人。”

“不说其他,单是那些忠于大宋的将官以及官吏,再加上他们的家眷,想必也不在少数。”

“唯有以杀止杀,以暴制暴,让那些心怀鬼胎之人再也不敢叛乱,才能结束纷争,才能保全更多人。”

桓常尚且没有答话,莫道却是率先据理力争。

姬耳闻言深深看了莫道一眼,然后幽幽叹道:“以杀止杀,以暴制暴,先不说能否成功。”

“就算真的让人不敢叛乱,却也会在这些人心中埋下叛乱的祸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此所为,不过是下下策罢了。”

桓常闻言不由心中一动,直视姬耳问道:“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姬耳喝了一口酒水,道:“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什么叫做无为而治?”

桓常步步紧逼。

“君无为,而民自化;君好静,而民自正;君无事,而民自富;君无欲,而民自朴。”

“上将军变法操之过急,虽然本意乃是想要富国强民,可给宋国带来的不是富强而是动乱。”

“若不能因势利导,顺应民心,纵然强硬镇压恐怕也很难平息内乱。”

姬耳盯着桓常双眼,毫不退让。

第一百一十四章 退缩

泰阳城,

“前辈如何看穿在下身份?”

桓常与姬耳相对而坐,袅袅青烟从茶杯上面飘出,香气诱人。

酒肆之中,姬耳隐晦指出了桓常的身份,桓常对于眼前这个武功深不可测人,也有很浓烈的好奇心,就将其带到了县衙。

“上将军虽然修炼有非常高深的敛气法门,我却仍旧能够从上将军身上,感受到那蓬勃的真气。”

“而且上将军旁边那位剑客,身上也隐晦有极强的剑气波动,修为俨然已经达到了入室巅峰境界。”

“在这个区区小县城中,而且还是刚刚经历过战乱的县城之内,酒肆忽然出现两位修为高深的武者,两位大致身份已经能够猜测出来了。”

“况且我观上将军言谈举止从容淡定,旁边的剑客眼中精光四溢,对于我这个陌生来客非常警惕,上将军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

桓常闻言,不由暗自苦笑,不过对于姬耳的眼力还是颇为佩服。

“方才在酒肆之内,先生曾说要因势利导,顺应民心,这样才能彻底平定内乱,此言何意?”

苦笑过后,桓常正色问道。

姬耳捋了捋胡须,没有直面回答,反而幽幽说道:“上古时期黄河泛滥导致水患严重,历代君主拼命修筑堤坝,却都没有办法彻底根治水患。”

“后来大禹治水,不再一味修筑堤坝,反而开始因势利导,直接掘开堤坝分流洪水,并且修建湖泊储存洪水,这才让水患严重的黄河流域成为膏腴之地。”

“道法自然。”

“所谓自然就是遵循事物展原理,在处理事情的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