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部分 (第1/4页)

如果是按照第一期城市建设的相关数据,这种防卫力量已经足够。现在,奥维亚多城的总体面积比图纸增加了将近一倍,这就意味着城墙长度必须延伸,也就无法保证足够的厚度和高度。

托马是一个尽心尽责的城主。他知道如何笼络人心。托马本身就是从平民阶层一步步走过来的富商,很清楚哪些脱离木叶镇过来的新移民需要什么。食物只是满足生存的最基本条件,能够在边境地带洗上一个热水澡,已经算是非常奢侈的享受。除了盐巴和咸肉,日常饮食当中还需要牛奶和蔬菜,新鲜水果和巧克力奶糖。干了一天活,男人们都喜欢喝上一杯清凉爽口的啤酒,女人想要漂亮的丝袜和衣服裙子,小孩子嘴里的棒棒糖,老头老太太希望能有足够软和,不会膈硬身子骨的席梦思……所有这些,都需要从帝国内域一步步,一批批调运过来。这个该死见鬼的地方是如此偏僻,没有公路,没有铁道,空中飞艇那种奢侈玩意儿是不要想了,马文公爵不可能越过主力军团的监控,用那种东西进行运输。组成车队的卡车数量有限,每次往来于帝国内域和奥维亚多之间,运输空间都是固定的。尽管公爵和侯爵大人们在物资金钱方面予以全力支持,可是事情就是这样:多运来一些生活物资,同时也就意味着必须少运来同等数量的建筑材料。

奥维亚多城就是这样一步步变弱的。

当然,这里的所谓的强弱对比,仅仅只是停留在城市建筑与防护力量方面。如果对照数据仅仅只是人口与繁华程度,奥维亚多当然可以跻身于中型定居点之列,甚至还要超过某些经济不发达的帝国内域城市。可是在帝国边境,这些纸面上的数据毫无用处,黑暗生物根本不会管什么GDP和城市人口生产总值,也不会管你创造了多少财富。它们杀人、吃人,城墙高度与厚度,还有守卫人员数量多寡,装备武器的具体情况,才是与它们息息相关的问题。

还有来自其它方面的进一步削弱。

王贺军侯爵是计划制定者当中唯一的军人。他很清楚一个城市对于守卫者数量的具体需求。以每平方公里不同位置和建筑进行参照,从而计算出实际所需的最低程度武装人员。王贺军由此拿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数据。在参考表格上清晰的写着:奥维亚多至少需要八千名武装人员,才能保障整个城市能够抵挡外来力量袭击。

托马伯爵当然记得今天,也就是现在,奥维亚多城里的雇佣兵数量。

一千三百零六人。这还是上周城市卫队指挥官报给自己的数字。那家伙是王贺军安排进来的亲信,也是一个从帝国国防军退役的少校。

按照他的说法:从木叶镇过来的这些居民当中,很多人的体质不错,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女性,只要稍加训练,就能成为不亚于专业雇佣兵的武装人员。

托马伯爵对此并不觉得奇怪。木叶镇本来就是一个位于边境的定居点,上次爆发的战斗托马当然听说过。能够从那场惨烈战斗中活下来的,也就相当于雇佣军老兵。本着节约成本和资源的考虑,托马伯爵决定听从城市卫队指挥官的建议:在第二阶段城建工作尚未结束的情况下,让三千名此前派遣过来的雇佣兵随同上一批运输车队离开奥维亚多。这座新兴城市目前还无法生产粮食,所有生活必需品都要通过运输才能得到。三千人的给养,是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题。与其白白浪费粮食养活这些不事生产的家伙,不如直接从奥维亚多现有居民中间招募武装人员。他们可以一个人兼具两种职业,应该很愿意多挣一份工资。何况,维持武装民兵的消耗,远远少于支付雇佣兵的工资。

托马并不对奥维亚多的安全担心。旁边就是帝国国防军441步兵师的驻地,王贺军侯爵已经通过内部关系,对巴达姆准将打过招呼。奥维亚多一旦发生问题,441师会在第一时间予以支援。当然,前提是奥维亚多能够坚持到国防军抵达的那个时候。

这应该没有什么危险。托马伯爵并不认为撤裁城市卫队雇佣兵是一个错误。目前,所有威胁都来自于木叶镇。天知道苏浩那个家伙与“钢铁勇士”军团扯上了什么关系?他居然得到了数量惊人的物资补充,而且拼命扩充地盘,以至于一些原本处于观望状态的镇民,又被这种变化所吸引,打消了前往奥维亚多定居的念头。托马伯爵对此感觉很是不满,而且愤怒。

民众福利是吸引外来者的最佳方法。只有在这个方面源源不断投入更多,奥维亚多才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种种以上的问题和因素掺杂在一起,奥维亚多的城市防御力量越来越弱。就比如现在,黑暗生物大军从攻破城墙到深入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