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好名声 (第2/3页)

好书推荐: 仙堂

找到传国玉玺,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可是如果没办法找到,他也不会特别的失望。大明朝不需要一枚玉玺来证明什么,玉玺只能说是锦上添花。

至于说对于北边的这些邻居,朱允煐从来都不会忽视,他知道那些人的能力。

历史上的种种例子都很清楚,单就是‘未来’的事情,其实也可以证明很多。

比如说朱棣数次北伐,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没有完全覆灭。再者就是叫门天子,那可是被瓦剌近乎全军覆没,甚至导致了大明朝一下子从军事优势变为了守势。包括以前历史课本上的三娘子互市,这都是一些证明。

北边的这些邻居们休养生息的能力很出色,稍微给他们点喘息的空间,他们就可以组织出来一支彪悍的骑兵。扰边、劫掠,这也是他们习惯的事情。一旦遇到了自然灾害,或者是察觉到了中原王朝比较虚弱,那就会骑着战马举起弯刀。

本来还是想要继续坐龙椅的,但是朱允煐忽然间意识到了不对劲,他的皇爷爷抢先一步。

尴尬的朱允煐又回到了以前的样子,朱皇帝坐在龙椅,他也就是站在旁边。对此满朝文武也习以为常,也就是名份上的事情而已,以前也是这样。只不过以前的是皇帝还是皇太孙,但是所谓的观政等等,也就是名义上。

毕竟那时候,很多的事情都是交给皇太孙处置,然后再送给皇帝审阅。

老朱坐在龙椅,听着各种奏报,忽然图穷匕见,“咱这些时日便是回了趟老家,四处看了看。咱帝乡好啊,现如今也有不少富户。”

这是实话,作为帝乡,那里必然是吏治清明、民风淳朴,谁也不敢在那里胡来。说不定一个颤颤巍巍的老爷子,也有可能当初和朱皇帝一起撒尿和泥玩的存在。更何况这年代的乡土情谊,谁都知道朱皇帝对于帝乡无比关注。

就算是那些个继任之君,一个个的也不敢马虎大意,势必是要多关注老家的。

老朱缓缓开口,继续说道,“咱以前遇着了好人,咱爹娘死了才能有块地埋着。咱本想着曲阜那边是圣人子弟,结果看看这圣人子嗣都做了些什么?!寻常人家沦为他们的佃户,百姓无地可种不说,巧取豪夺的土地又有多少?”

孔讷继续瑟瑟发抖,而老朱继续说道,“若是曲阜出了个人,爹娘、兄长死了没地埋,也不知道能不能出个善人给块地。咱看就有点难,都给孔家夺去了地,能给什么地?这要了人的命啊,若是找个庙当和尚还好,还算活着。若是没有咱的心志,那是不是要给逼死了?!”

这一下不要说孔讷了,满朝文武都跪下谢罪,包括朱允煐这个时候也跪了下来。

老朱怒气冲冲,继续说道,“孔讷,咱本想着汝等是孔圣子嗣,咱不看在其他人面上,看在孔圣面上、看在天下读书人面上,也给汝等一个体面!看看汝等做了些什么,孔圣是文宣王,汝等也是!”

朱允煐这个时候赶紧说道,“皇爷爷,孔圣是文宣王,也是前朝册封。如今,咱也不好废黜。供奉孔圣大殿,可以以王爵规格祀立。”

老朱冷哼一声,随即呵斥,“孔庙大殿?!咱看在你是皇帝的面子上不好驳斥,要不咱连孔庙都给他拆了!”

孔讷欲哭无泪了,孔庙的规格一下子降等了。以前的整个孔庙都是亲王级别的规格了,可是现在也就是供奉孔圣人的大殿可以是孔庙规格了。

朱允煐这个时候继续说道,“孔庙如今多有逾制,超品之物尽数送去鲁王府。”

老朱有些不高兴,问道,“鲁王爵位如今空缺,这也不合适。”

朱允煐赶紧说道,“十叔洪武十八年就藩,只是那时咱大明国势”

“咱洪武十三年就给他修了王府,他那王府也够用了!”老朱再次呵斥,对朱允煐说道,“孔庙逾越之物,尽数毁去!”

看到老朱使了个眼色,朱允煐立刻明白了。

其实真的要说鲁王府现在多么的富丽堂皇也不一定,毕竟当初大明朝的王府实在太多了,老朱的子嗣都是在各地封王。而那个时候的大明王朝,还不是特别强盛,很多地方也是再休养生息。

朱允煐将孔庙一些逾越之物赐给鲁王府,其实就是赏给鲁王世子朱肇煇。毕竟孔庙自元朝就是王府规格,好东西不少。但是老朱的心思也很明显,那就是保护朱肇煇。

毕竟谁都知道孔家遭灾,很有可能是皇帝陛下的心思。但是打响头炮的是鲁王世子朱肇煇,这一点大家是心里有数的。现在朱允煐直接赏赐朱肇煇,这就太明目张胆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