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3 聪明人和糊涂蛋 (第2/3页)

比常茂早就有规划,“陛下,臣觉得颖国公世子倒是合适。他久随颖国公出入沙场,行军打仗之事也是熟稔非常。再者就是身份品级也是合适,臣觉得武英殿大学士还是给颖国公世子最好不过。”

朱允煐不动声色,笑着问道,“大舅,咱外祖早年间手底下可是有不少骄兵悍将,虽说老将多已不在了,但是这府里上下就没了个有点出息的?”

英示皇帝看起来有点不高兴了,想当初常系一脉可谓勐将如云,自然也称得上强势。再加上蓝玉这些年屡立战功,以及朱允煐的一些保护和扶持,实际上现在的常系力量无比强大,面对徐系也不吃亏。

既然是这样,皇帝似乎更加希望看到武英殿大学士落在常系的手里,毕竟常系一脉算的上朱允煐天然的支持者,是朱允煐最为可以信赖的力量之一了。

对于朱允煐的不满,常茂一点都不慌,“陛下,臣还是觉得从颖国公那边选最好不过。他正好打了高丽,也该酬功。再说,中山王一脉已经足够显贵了!”

虽然知道自家大舅大事不湖涂,不过这一次朱允煐还是忍不住刮目相看啊,他的大舅可不是没心没肺的纨绔,他的大舅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二愣子,实际上很多事情人家心里明白着呢!

因为常遇春、蓝玉的功绩,常系一脉可以说非常的显赫了,他们也确实不缺少机会和地位。

更何况别忘了朱允煐也是常系天然的保护伞,这自然是意味着常系一脉更加的超然了。

显赫自然是好事情,只是过于显赫未必就是什么好事情了。现在的常系一脉犹如烈火烹油,这个时候的他们也不能仗着出身就是想着什么好处都要捞,该低调的时候还是要低调一点。

当然常茂也不是没心眼,常系一脉需要低调,但是也不希望看到徐系一脉摘桃子。这是故意拿徐系一脉说事啊,常系一脉得不到的,徐系一脉也不要多惦记。

还是给颖国公傅友德最为合适,傅友德这员老将也算的上持续长进,现在已经是大明军方柱石了,不出意外的话肯定也可以得到死后封王的待遇。

这一次打完高丽,傅友德不出意外的话肯定也要得到一些赏赐等等,但是傅友德也算的上封无可封了,以后的傅友德也基本再难有带兵出征的机会了。

卸磨杀驴的事情朱允煐不想做,所以这个时候也该给傅友德一些念想,这一切也都是傅友德应得的,这是他在沙场拼杀得来的。

朱允煐笑了笑,他知道常茂这么说也没错,这甚至也可以说就是朱允煐的想法。

武英殿大学士,实际上也是很多人看来陛下安抚武勋、限制文官集团的手笔,这个位置虽然不会直接参议军务,不过也可以让文官集团失去对军务指手画脚的机会。

这也算得上位卑而权重,这个位置也确实比较敏感,一般武勋也确实不适合这个位置。

朱允煐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大舅言之有理,咱记下了。说起来麒麟两个也该长进点了,过些时日咱生辰,让二舅领着他们两个回凤阳皇陵替咱祭祀。”

常茂立刻谢恩,这也确确实实是一个隆恩了,这也说明了皇帝的宠信。

虽说应天府和凤阳相隔也不算远,但是皇帝不好轻易离开皇城,更没理由让年老的洪武皇帝替英示皇帝祭祀。而且这也不是朱允煐的整岁生日,皇太子也没必要赶回去。

所以这个时候让武勋代祀,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么些年下来,大明朝发生了一些大事小事,喜事或者坏事,基本上也都是需要祭告先人的,大部分也都是让武勋代祀。

哪怕频率不算低,甚至前几天才有与琉球中山国确立蕃属关系的盛事而祭告皇陵。但是不管怎么说,能够代替皇帝祭祀,这就不是寻常武勋能有的待遇。

在常茂离开武英殿后,朱允煐笑着摇了摇头,大明朝的武勋有些故作妄为的人,也有一些缺心眼、不知上进的,但是也不缺少一些聪明人,很多人对于朝堂之上的形势还是比较清楚的,很多人也都知道自己的定位,知道什么事情能做,知道什么时候该低调。

常茂这个浑人看起来也是聪明人,他知道朱允煐对内阁大学士的重视,他这段时间也没少在朝堂之上插科打诨,他更加清楚有些事情不适合常系去争取。

就在朱允煐继续投入批阅奏折的工作时,王承恩小声奏报,“皇爷,吴王殿下在宫外求见?”

朱允煐愣了一下,有些不解了,“这小子能有什么事?大伴,吴王这些天又闹出了什么幺蛾子了?”

不怪朱允煐对于自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