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裕�鹂础巴��倌辏�缁����樯�馄��映夥藉佟保�坏┳呓�缁幔���突帷盎涣巳思洹薄D芄槐S姓夥荨笆樯�馄�钡模�涫挡⒉惶�唷�

由是之故,真性情便往往只能保存在书本中。实际上,人类之所以要有书,尤其是要有那么多哲学书和文学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自己的精神有所寄托,灵魂有所安顿,真性情能有一个地方存放,或者能有一个时候重温。因为哪怕你为生活计,不能不把真性情遮掩起来,但,夜深人静时,你总还可以读书。

于是,书,便成了真性情的寄寓之地,而意气也得靠读书来滋养。大约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吧,书便每每与剑联系在一起。“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高适);“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温庭筠)。书生和剑客一样,都不能没有意气。剑客重然诺,轻生死,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那侠肝义胆全凭一股气支持着。书生也一样。真正的书生,上马杀贼,下马草檄,慷慨陈词,仗义执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才叫“书生意气”,这才叫“书生本色”。

所以,一个人,如果没了真性情,就不配叫做读书人了。

同样,一本书,如果不是用真性情写的,就不是好书,甚至不能叫书,不配叫书,顶多只能叫做“伪书”。

不是说读书人就高人一等,更不是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不是的。我要说的只是,世上不能只有读书人,也不能没有读书人。正如一个读书人,不能动不动就意气用事,但也不能一点意气都没有。人类是有分工的。分工不同,角色也不同。政治家有政治家的任务,生意人有生意人的作为,知识分子也该有知识分子的本色。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知与良心。他的历史使命,就是站在民间的立场上,以超功利的态度对社会人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并且该说话时就说话,该怎么说就怎么说。要做到这一点,又岂能没有书生意气?

因此,不要嘲笑书生意气。相反,对那些不为利害所动,不为世故所淫,也不为世俗的议论所左右,依然故我地保持着书生意气的人,我们还应该发自内心地敬重,哪怕他学问并不多,说得并不对。我坚信,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能对书生意气持有一份敬重,那就一定是一个健康的社会,强大的国家,昌盛的民族。

txt小说上传分享

无聊才读书

当我接受彭程先生的邀请,为《书摘》杂志的《三家书谈》栏目写这一组文章时,忽然发现自己其实已经很久没有读过书了。

这似乎讲不过去,因为自己好歹也算一个读书人。论职业,亦非官非商,是个教书匠。所谓营生,无非教书写书。教书写书的人不读书,岂非笑话?但这又是实情。教书写书当然要和书打交道,却多半不过翻书、查书、找书甚至抄书而已,也就是做笔记、查资料、找论据、核对出处。这些事,功利性、目的性太强,而且有一搭没一搭,实在算不得读书。

真正的读书却是超功利、无目的的。不拘什么时间,也不拘什么地点,甚至不拘什么书籍。床头厕间,车上树下,经典名著,武侠小说,随便拿起一本,闲闲地读开去。读到会心处,拍案叫绝;翻到困倦时,倒头便睡。这真是一种享受。这份心境,这份情趣,这份快意,而今安在哉?

问问其他朋友,情况也差不太多。经商从政的不必说。他们要赴酒宴、赶饭局、谈生意、套近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上下打点,左右斡旋,哪有闲工夫又哪有闲心读书?打工的,上班的,白天要拼死拼活,晚上要泡吧泡妞,要上网,要蹦迪,也没多少心思去读书。都市的空气充满欲望与诱惑,人生的道路布满危机和陷阱。人人行色匆匆,个个步履艰难,“一路上的好风景没仔细琢磨”,更遑言读书?

读书,已经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了。

从前,我们是多么爱读书啊!“文革”中,没什么书可读,弄到一本《金光大道》或是《艳阳天》,也会有如饥似渴的感觉。要是能弄到《红岩》或《李自成》,更非彻夜不眠不可。那时的夜很漫长。了无趣味的批判会开过以后,年轻的精力便无从宣泄,只好把手头仅有的几本小册子翻了又翻,以至于倒背如流。这些事,现在想来,竟有恍如隔世之感。

不读书,是因为忙。读书,则是因为闲。

也就是说,无聊才读书。

人生难免无聊,也难得无聊。人这东西,命太贱。让他忙个不停,他说受不了,累死人了;当真闲下来,没什么事可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