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 (第1/4页)

宋依依笑呵呵地说:“题目都会,检查了三遍,应该没有错误。”

宋子安挑了下眉毛:“我也检查了三遍,依依答题的速度怎么变慢了?”

宋依依无奈地应道:“检查完三遍也没到交卷时间,爸妈不是嘱咐我们俩,不让提前交卷嘛,我只好闭目养神了一段时间。”

宋子安哈哈笑了起来,他知道妹妹答题的速度和准确率,这么干靠着等时间,确实挺让人烦的。

最后一门考试科目是语文。同样的题量不大,但却非常有特色,一百分满分,作文就占了六十分。

宋依依从标拼音的第一题答起,接下来考的是词、句、修辞方法,她不由暗叹,从她个人角度来看,这套语文试题,太过简单了。

第三百四十六章 预祝

前面三大题,一共20分,考的是最为基础的汉语知识,全部是小学的知识。

汉语做为华夏国使用了几千年的语言,博大精深,是世界最美的语言!没有之一!

想到这是中断了十一年的首次高考,宋依依释然了。

好多人都没有好好地完成课业,基础有些薄弱,试题简单些,除了给一些人信心之外,并不影响大学的录取工作。反正无论试题简单与否,都是按照成绩,择优录取。

当看古文翻译的第二小题原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宋依依无声地笑了,她突然想起前世听说的一则,关于这道题译文的笑话。

有考生作答的译文如下:姐夫领着小姨子去游泳,到那里后看见游泳的人很多没有下去,那是不道德的……

其实,考卷上两个古文翻译的句子,都是高中课本上的原文,如此看来难度真的不大,但是对于丢下了十年功课的人来说,用仅仅40天的时间,显然复习不会太到位,甚至囫囵吞枣,才会闹出如此的笑话。

宋依依看着值六十分的作文题目,《在沸腾的日子里》和《谈青年时代》二选一,略一思考选择了第二个题目。

等到宋依依洋洋洒洒写完了作文,重新检查了一遍立意、文体、错别字,都没什么差错。

又检查了几遍前面的试题,终于熬到了交卷。

在交卷的那一刻,宋依依已经基本预知,自己可以准备上大学了。

宋子安和宋依依,仍旧是快速走出考场,在他们身后,传来没有考好考生的唉声叹气……

宋子安这四门考的都不错,回到家的他,笑容不断,撺掇着宋依依做顿好吃的。

宋依依早上,就让石凤竹留下一条大鲤鱼,二斤海虾,三斤鱿鱼。宋泽珉倒是配合,没用女儿提醒,就拿出茄子、豆角、土豆、大白菜、蘑菇、木耳。

等着宋子安买鸡回来的空档,宋依依已经用家里的五花肉炖上了酸菜,这道菜需要的时间要长些,反正也是用炉火,不碍事的。

又用爸爸之前包饺子剩下的肉馅,炸起了茄盒。

宋依依心里感慨着,东北的冬天虽然很冷,但是也有好处的。院子里就是个天然冰库,鱼、肉、虾这些需要保鲜的食物,都可以一股脑地放到院子里,不限量,还不消耗能源,真的很好。

宋子安买了两只鸡回来,很默契地问道:“是炸还是炖?”

宋依依回头看了一眼:“炖吧,我喜欢吃里面的蘑菇。”

宋子安应了一声,洗好手,操起菜刀,就剁起了鸡块。

宋依依随口问道:“哥,怎么买了两只鸡?现在的东西,不像前几年那么紧缺了,想吃再去买就可以了。”

宋子安有些不好意思:“我怕不够吃,没想到家里还有鱼和虾,呵呵。”

宋子安的饭量,比前两年还要大一些。宋依依看着,已经快到一米八的宋子安,很善解人意地说:“哥哥,你把两只鸡都剁了吧,我都炖了,免得白爷爷闻着味,又来蹭饭,到时候该不够了!”

宋依依纯粹是说笑,但是当她从厨房里出来,看到已经坐在饭桌前的老白头,还是眨了一下眼睛,自己是预言家吗?一说一个准!

其实,老白头不是空手来的。两天四门考下来,白寅刚的感觉不错,老白头本想着,一家人去三盛轩吃回民菜,但他好使的鼻子,老早就闻到了宋家飘过来的香气,于是他让刚刚考完的白寅刚去三盛轩买几个菜回来,拉上下班回来的儿子和儿媳,一起去宋家凑桌吃饭。

饭桌上已经摆好了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