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部分 (第1/4页)

援助,而这一切要瞒着首相进行

在同一天晚上,英国的海陆空三军大臣全部齐聚到艾伯特王子那处平时门可罗雀的郊外别墅,同样接到通知被秘密接过来的一批军事高官全部是在“”的核查确认后认为不会有问题的人员;最高机密军事会议就在这里召开了,没有首相的参加。

为了完成对预设作战地区的增兵,英法将会紧密合作,通过密集的、数量不会引起注意的运输方式把来自两国本土和其他殖民地的军队陆续化零为整到黎巴嫩和叙利亚集结,然后继续又化整为零潜伏进入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隐匿。

英国人几乎包办了八成的空军:因为法国的“406”战机在整体性能上和中国的主力战机“喷火女郎”差距较大,而加强改进型数量则明显不足;所以英国人就把他们根据偷回来的资料重新设计生产的“224型”战机投入实战检验,虽然英国产的“224型”战机在性能上,装备全面性上和“喷火女郎”相比还是有差距,但已经不大了;甚至他们的“飓风”面对“喷火女郎”也有一战之力。

陆军则基本是以法军为主,他们现在的单兵武器和中**队几乎就没有什么分别,至少绝不落后;至于对军械的使用水平也达到了非常纯熟的地步,唯一落后的可能是在步兵战术运用上还有些盲点甚至是误区。这些戴高乐都是知道的,他不回避而且更加认定他们的弱点要在实战中才能检验出来。法国陆军最新装备的“夏尔B1”坦克全部生产出来的大约五百余辆通通运往战场,而英国人在坦克上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援,他们给法国人计划供应从“I”到“III”的各种巡洋坦克和步兵坦克差不多四百辆……

其他的各种大炮和武器弹药英国都会给法国援助不少,由于得到了英国的援助,法国人也把原来计划中的三十万战斗部队调整为四十万人。按照英法双方的估计,如果保密性做得好,打中国人一个措手不及的话,很有可能会取得全歼中**队一到两个集团军的战绩。

为了预防这场大战演变成旷日持久的战争而后勤不足,两国的军工企业都在夜以继日地大生产,并且暗中开动战时计划,把很多的生产放到其他的原本非军工企业去代工。虽然不至于像后来的伦敦保卫战那样月产数百架战斗机那么变态,但两国的发达的工业基础一旦开动也确实惊人:为了填补国内防御空虚,这两个国家竟然做出了在两个月内补齐法国抽调的坦克的惊人计划,而且这些坦克的生产还是在英国人全力投入研究“IV”以上新型号的同时进行的

这是一个很好的拉动内需的经济刺激计划,当然如果没有战争这些就会成为库存,而战争打败的话,这就要给两国的财政带来非常大的赤字。两国现在的财政都不宽裕,特别是英国,他们为了重新成为欧洲第一海军几乎把军费都用在了军舰的建造上了;但是这无阻两国的军事首脑们的决心,打败中国这个曾经在他们眼里弱小无比的东亚病夫现在已经成为两**人梦寐以求的事情法国人垫出了大部分的军费开支,这两个国家几乎回到了上次大战时的亲密无间,只要是对战争有利的,大家就朝着同样的目标去做;而且这得瞒着一个英国首相

谢特在这几天也是神不守舍的:在他把马可尼公司提交的链向雷达站技术资料交给接头人带回中国后,他总感到自己在被监视;而在“”回来后向他递交的那份关于法国人希望和英国加强合作以巩固在中东的殖民统治的计划,也形同摆设。以他的经验,他感到自己被“”用另一份材料给代替了真正的会议内容……只有一种情况会造成这样的结果,那就是自己是中国间谍的身份被识破了

难道是这次接头出了事?难道在英国还有别人知道他的身份?每一种可能都很小,但却存在无数可能,谢特已经不关心是哪里出错了,他只是迫切要确定自己是否暴露……

以“”的能力,他不至于让自己这么快警觉啊?在反复思量后,特别是那些若有若无的监视越来越明显后,他终于明白了:“”是在打草惊蛇,故意给他压力让他露出马脚,然后处理他——毕竟要处理一个有着首相身份的间谍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可以确认:自己暴露了

现在谢特已经猜到了基本情况:不知为什么,情报部门已经认定了他是间谍,但是却没有足够的证据;但他们也许会不管证据在最短时间内把他解决掉,因为他的位置太特殊。!~!

┏━━━━━━━━━━━━━━━━━━━━━━━━━┓

┃∷书∷书∷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