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2/4页)

类生存本能的表现,孩子必须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才能防患于未然。玩熟了就能放松,说明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得挺好,并且能够识别什么是没有危险的地方和人。想象一下,如果孩子对陌生地方或者陌生人的反应,跟对熟悉的地方和熟悉的人的反应毫无差别的话,那我们才真是需要担心呢。

两岁的孩子,身心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一方面表现得具有反抗心,另一方面又比以前更加黏人,这些都是正常的。你能够尽量满足她,相信她会成长得很健康。

你对孩子的担心,恐怕来自于单亲母亲普遍的一种焦虑,生怕单亲环境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有时候甚至过分补偿。如果像你说的那样,你不断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情绪比较稳定,那么孩子也不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有些孩子天生内向

我的宝宝现在已经1岁9个月了,可是仍不会说话,社交能力很差,让我非常苦恼。宝宝的情况大概是这样的: 早产,体重不足,但都不严重(36周,4�9斤),5个月头才抬得好,10个月才会爬,1岁两个月会走,整体发育滞后。5个月前的早教做得不好,但在医院做了评估后就比较注意平时的教育。

他看上去非常内向,从小就每天带他在小区里接触其他孩子,但一直以来他都不敢和其他孩子玩,有孩子走到他身边他都会害怕地走开或哭着要抱。别人拿了他的玩具不敢要回,给回他也不敢接,平时自己走路会避开孩子多的区域。曾经上过早教课,每次都在课堂上大哭,只好“退学”。8个月到1岁时,最喜欢玩圈圈类的东西,反复地转,反复地扔了又捡。有段时间特别迷恋瓶盖,睡觉都拿着,没有瓶盖就好像心神不宁。现在特别喜欢气球,但也只是扔和捡。

我总觉得宝宝是一个特别害怕失败的孩子,总是没有安全感,这是为什么呢?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改善他的“问题”。小巫老师;你能帮帮我吗?

看了你的描述,没有看到一个“问题”多多的孩子,反而只是看到一个相对正常的孩子,他无非比较内向害羞容易胆怯而已,这样的孩子有很多。跟开朗外向的孩子相比,他们更加安静,更喜欢独处,不愿意融入集体活动,对他人戒备心更强,也更容易感觉受到威胁,更容易流露出恐惧情绪,等等。

你的孩子刚刚1岁9个月,他还没有太多跟同伴交往的需求,即使在一起玩儿,也不大会出现合作游戏,而更多是平行玩耍,也就是说,各玩儿各的。他目前的黏人、怕生、躲避人多的地方,都是他这个年龄段正常的表现。兼之他生性内向,有些标志性行为在他身上表现得更加突出,仅此而已。

上天既然给了你这样一个孩子,比其他孩子看上去“弱”一些,那么既来之则安之。他是独一无二的,他需要你的接纳和保护,而不是盯住他的“问题”不放,总是想去纠正他。所以你也需要放松下来,好好地接纳、爱护、抚养你的孩子,按照他独特的需求和独特的成长轨迹去满足他,而不是要求他跟其他外向孩子都一样,更不要给他贴标签,比如自闭症、害怕失败、社交能力差,等等。

你可以帮助他循序渐进地进行改善,但是不要期待立竿见影的效果。他目前最需要的还是确认亲人对他的爱,他需要首先建立家庭的安全感,才能将注意力投向外界。你也需要看到他这种性格的优势,恐惧、谨慎、怕生,都是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有些孩子对危险更加敏感,所以显得比较拘谨,不愿意做没把握的事情。这样的孩子从成年人那里需要更多的鼓励、更多的耐心,也需要更多的宽容和理解。儿童社交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开发完善的,而是需要在无数次的反复体验当中掌握,害羞的孩子则往往需要更长时间和更多经验。他们不能马上接触很多人,而是首先要跟少数比较熟悉的朋友小范围接触,感觉有把握之后,才能接触更多人和环境。因此,与其带他去院子里随机接触邻居小朋友,不如将一两个比较熟识的小朋友请到家里来,在他比较熟悉而放松的环境里,跟为数有限的同龄人进行互动。等他掌握一些技巧和规律之后,再扩大交往的范围,也不要一下子人很多,一次五六个足矣,慢慢地等他再大一些,再成熟一些,可以接受更热闹的场合时,再带他去人多的地方。

相信孩子,也相信你自己吧。只要你放宽心接纳他,一般来说,婴幼儿时期害羞的孩子到了学龄期就会有很大改善。

孩子有进攻行为在所难免(1)

我的儿子4岁多,特别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每天吃完晚饭就到花园去找小朋友。在游戏时小朋友之间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