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4页)

城内百业萧条,家家门户紧闭。只有卖粮米的店家门前,挤满面黄肌瘦无精打采的人们,他们在等待着店家开门,好买到价格贵到离谱的口粮。这里面,就有我素面裙钗的母亲。

据母亲说,在围城之初,我家道尚好,还可打发下人去买粮米。然而不久后,官府派了凶横的差役,破门而入,抄走了家里一切贵重之物,并且逼迫母亲带着我搬至一处简陋老屋。就在我们母子走投无路之时,幸得有人按月送些钱来,言称是受我远方的叔父之托。母亲感激涕零,千恩万谢。每过一段日子,她就嘱咐幼小的我好生看家,然后出门买米。看到母亲汗流浃背地背米回来,筋疲力尽,倒在床上喘息,我就恨不得快快长大,好替母亲分担些辛劳。

很早以前,我就知道自己没有父亲。

对于邯郸城内的人来说,最可怕的并非城外那几十万挥舞刀枪的秦国虎狼之师,而是悄然袭来的饥饿。围城半年多,邯郸城里的粮食吃完了,家禽家畜吃完了,连四处游荡的野猫野狗都被杀光吃尽……人们慌了,开始寻找一切可以入口可以果腹的东西。几乎是一夜间,邯郸城内所有树皮都被剥掉;所有野草都被拔走;士兵们用来作战的皮盔革甲都被煮来吃了……没有可吃之物,身体羸弱的人们奄奄一息,倒在家里、街上,和那些被剥皮掏心的树木一样,颓然待死。

大多数人还是不甘束手待毙的,他们睁大因饥饿而愈发炯炯的双眼,疯狂地寻找可以延续生命的吃食。茫然间,他们把目光落在同样饥渴的同类身上,目光逐渐变得清晰、残忍……

随着战事加剧,城里人心惶惶。不断有人因为“通敌”之罪被官府抄家,五花大绑押解到刑场枭首示众。行刑完毕,军兵们匆匆撤走,留下一具具身首分离的尸体。这时,四下围观的骨瘦如柴的人们先是面面相觑,随即一拥而上……片刻,人群散去,尸体只剩下嶙嶙白骨。肉已被这些濒临饿死的人割走,供自己和全家活命……

再后来,城里不断有人失踪,人们不敢孤身出门,大街小巷白天也是人迹寥寥。昔日人烟繁盛富甲天下的赵都邯郸,逐渐成为一座死气沉沉的地狱。

多少年过去,母亲讲起这些,神色间异常平静,仿佛在叙说一段与己无关的故事。然而,我能想象到,在那种艰危时势下,一个出身富贵然而被迫在乱世中孤身护雏的女人是怎样的无助和凄惶。

饥荒(二)

邯郸城内人口失踪的情况日益严重,大多是老人和孩子,早上出去挖野菜,黄昏也不见回来。派人出去寻找,寻找的人也是一去不返。与此同时,城里一些人家沉寂多日的烟囱又开始冒烟,紧闭的门窗却掩不住阵阵肉香。街角亦有人在架锅烹煮食物,同样是肉香扑鼻。有路人经过,无意间看见锅内伸出孩童的小手,顿时尖叫一声,落荒逃走。几个蹲在锅边,皮包骨头的人无动于衷,他们的喉结蠕动着,贪婪的目光死死盯进锅里……

家家户户都严禁孩子上街玩耍。然而顽皮懵懂的男孩子是难以管束的。尤其是,家里只有母亲的时候。

这天中午,是个难得的大晴天,阳光和煦温暖。一个头颅硕大,身材瘦小的男孩蓦地睁开眼睛,瞅瞅身旁熟睡的母亲,他小心翼翼地坐起来,溜下炕,轻轻拉门出去。

在家里憋闷多日,他可得痛痛快快地玩一场!一屁股坐在门前的沙坑里,小男孩开心地玩耍起来。忽然,他听到一声颤巍巍地呼唤:“嗨,来,这儿有好东西!”他顺着声音看过去,前方不远处,一个瘦骨嶙峋衣着破烂的老头弯着腰,正在对自己挤眉弄眼。他瘦得皮包骨头,很是吓人,但是他向前伸出的拳头里好像攥着什么。小男孩顿生好奇,爬起来拍拍屁股,想要看看那人手里攥着什么好东西。那个老头见小孩向自己走来,眼光顿时一亮,咧嘴而笑,露出森森的白牙。就在这时,宅院的大门猛地被拉开,一个白衣女人冲出来,她一把抱起孩子,瞪着对面不怀好意的老头,拼命吼叫:“滚!离我的孩子远点!”原本年轻美丽的女人此刻目眦尽裂,大声虎吼。老头显然被这个披头散发猛如母兽的女人震慑住,他佝偻着身子,向后慢慢退入一片阴翳,眼里的光也逐渐暗淡下去。

精疲力竭的女人转身进屋,她放下孩子,用身体紧紧抵住大门,颤抖着双手插上门闩,随即无力地坐倒在地,掩口而泣。小男孩一声不吭地看着母亲,他惊讶于一向温和的母亲竟然能够如此凶猛。可是不容他多想,便挨了生平第一次痛打,小屁股被母亲抽得红肿,哭声震天……

母亲哭着说,政儿,你一点事都不懂!你可知道,如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