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2/4页)

颓,皆拜此法所赐。——此乃天时也。”叔父曲下一指。

“再说天下地势。七雄之中,韩魏处四战之地,穷于自保,遑论争霸;燕赵北邻匈奴,虎视眈眈,尽牵雄兵劲卒,无暇他顾;齐楚各据东南,虽觊觎中原,却鞭长莫及。惟有大秦,据函谷雄关,一夫当之,万夫莫开;坐拥关中沃野千里,人口百万;且西戎归顺已久,巴蜀历来交好,攻守皆无后顾之忧;数百年来,东方诸国战乱频仍,杀伐不断,名城重镇乃至国都化作焦土者,不可数也,独秦地据肴、函之固,兵锋尽挫,筋骨未损,元气不伤。——此乃地利也。”叔父又曲一指。

“大秦虽不比中原,教化百年,人才繁茂。但素来善待客卿。游士无分国之强弱、出身贵贱,但有才者,秦廷必礼敬之,重用之。故而各国人才云集,大秦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一时天下豪杰,尽集咸阳矣。——此乃人和。”叔父曲下最后一指,慨然长叹,“是以,我决定孤注一掷,倾尽全力,资助你父角逐太子,博一个封侯拜相!”

叔父目光炯炯地看着我,沉声道:“政儿,当我最初结纳你父的时候,确是意在富贵而已,可是经年累月,看厌了杀伐和满目疮痍,我愈发觉得悲凉。所谓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这天下苍生,苦于兵戈烽火久矣!……若我大秦有一贤君出世,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则大秦幸甚,万民幸甚!政儿,你所体尝过的屈辱痛楚,我亦尽皆尝过。然,‘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人生一世,如草木一秋,哪个能不历风雨?你身为世子,乃未来一国之君,更当如名剑巨阙,愈加磨砺,愈发锐利!……政儿——世子,我但望你切勿困于情感一隅,浸于自伤自怜,更不要自暴自弃。你要力争忘却所有不愉快,立志济世救民,奋六世之余烈,承九州于大统!老臣不才,当竭尽全力辅佐于你!”说罢,叔父竟然正冠冕,振衣袖,恭恭敬敬向我深施一礼。我急忙上前,搀扶起他。月色映照之下,叔父的眸子如宝石般熠熠生辉。我心潮澎湃,激越之情充塞胸膛,第一次觉得自己的视野、心胸之狭隘。家国,天下,我从来没有想过。但是,自今夜始,我不再是那个郁郁寡欢,纠结于得不到父爱的小孩子,我脱胎换骨了!

我想通了,第一次发自内心地笑出来。我对这个推心置腹待我的长辈愈发敬重,愈发信赖。我怀着无比的敬意向他深施一礼,道:“叔父,政儿定不负你的厚望,做一个合格的世子,一代雄主。”

叔父点头道:“政儿,好男儿一诺千金,我相信你。你放心,我会加强你身边的护卫,类似今天的暗算,不能再让它发生了。”叔父双眼眯起,眸子中射出两道寒光,“我不会允许任何人伤害你!”

丧父

在我十三岁的时候,那个并不爱我的父亲,执政三年的秦庄襄王猝然去世。他死于生平绝无仅有的一次豪饮:在中秋盛大的宫廷夜宴上,平日里酒量很小的父亲却出人意料的兴致高昂,他开怀畅饮数爵之后便醉倒在席上。在群臣的惊讶目光里,祖母华阳夫人皱着眉头命内侍将他背走。

夜半三更,我被从梦中唤醒。母亲肃立一旁,心神不宁。几个宫女七手八脚替我穿戴好,不等我问什么,便将我送上御辇,内侍们奔走如飞,不多时,便来到父王的寝宫。

灯火通明的宫殿里,垂首侍立着的内侍宫女,个个乌云满面,不时有人偷眼瞟一下我们母子。

我的心里越发不安,这种不祥之感在见到叔父的时候便确定无疑了。叔父吕不韦如今已是相国,并被父亲赐爵文信侯,他和朝中几个须发斑白身份显赫的老臣站在寝宫帘外,面带戚然,眼圈泛红。见到我,他疾步而来,看一眼我母亲,然后俯下身,沉声对我道:“政……世子,你听好,切莫乱了分寸……你父王——”他看着我,一字一顿道,“薨了。”

叔父多虑了,我并没有乱分寸。当母亲坐倒在地上掩面而泣的时候,我没有和那些宫女一起去搀扶她。我默默掀起珠帘,走进父王的寝室。我感觉到叔父凝视的目光,便转头冲他笑一笑。摇摆的珠帘后,他的目光一热,微一颔首。我便不再犹豫,径直走到父王的遗体前。

父王安静地躺在一张精美的毯子上,双目紧闭,双唇紧抿,一身白色亵衣,头发披散着。此刻,他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一国之君,只是一个灵肉分离的中年人。曾经,他是那样巍然神圣,举手可决万民生死,投足可致一国兴衰。可是现在呢……一念至此,我才恍然觉出尴尬:我的父王去世了,我竟没有多少悲戚!为什么呢?我想了想,苦笑一下,“父王”——“父、王”,或许平日里他给我的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