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4页)

是以对此案也不惜多花时间、追究到底。

他是认真过问此事。

由于皇帝着紧,办事的官员自也不敢轻忽了。

这一追查下去,自然发现:陈念珠真的是蔡京门下的食客。

“食客”的意思:可以是家丁、客人、仆役、办事人员,甚至是保镖、打手、刺客、杀手!

赵佶知晓蔡京一向审慎用人,也一向疑人不用,要是陈念珠“来路不明”,蔡京又怎会用他?这不像是一向小心翼翼不容有失的蔡京所为吧?

何况,另一个曾用剑多次刺向赵桔的杀手,确是蔡京手下红儿——“七绝神剑”中的孙忆旧!

赵佶甚至见过这个人。

这人的确是蔡京身边的高手之一,甚至在他和蔡京寻欢作乐时,他也跟其他六名师兄弟在身边保过驾。

想起这一点,赵佶就难免心惊。

——幸好那时未曾向自己下手,要不然……

难怪他遇刺惊乱之际,仍觉此人眼熟:原来他曾在蔡京府邪见过这个人。

尽管,据调查当晚孙忆旧的“惜旧轩”似出过事,连”剑鬼”余厌倦及“剑仙”吴奋斗都给人格杀当堂,但谁知道他们弄什么玄虚?“剑妖”孙忆旧要造反行弑,他的同门不肯这样做,他就先狠下心纠众先杀了同门师兄弟,也是十分可能的事。

再说,孙忆旧当时挥剑行弑,赵佶是身历其险,几遭其害的,当时,同在现场的朱月明、一爷乃至受伤未死的侍卫,都听到孙亿旧的说话,那口气、语音(尽管语调似有点怪异)确是孙忆旧说出来的话,这点绝无置异!

当时,大概孙忆旧也以为赵佶必死干其剑下,是以还透露出,受人指使,而指使的还是极受赵佶信宠、十分有权的人!

——这还有谁!?

那也确是孙忆旧说的话无疑。”剑妖”说话,喜说数字为据,那句“杀你原因五百七十八”和“我说一百句你听一百句你听一百次又有何用”便十足是孙忆旧的说话风格与方式。

陈念珠想必是忠义之士。蔡京既收容了他,便算对他有恩,但他又不肯弑帝成不忠之徒,故及时倒戈相向,杀了孙忆旧,但又觉对不起”恩公”(那不是蔡京还有谁!),故宁可自杀当堂,也不愿受封赐!

——天下间有这般醉人魅力和权势、令人为他不惜死的,除了蔡京还有谁!

陈念珠就是怕当场被逮,禁受不住拷掠,不想说出生谋人名字,所以才宁愿一死的!

一念及此,赵佶不禁忿怒、懊悔了起来枉我这般信任蔡卿,他居然……

他立刻下令朱月明、童贯、诸葛先生再详查陈念珠之身世。

由于是皇帝亲自下令,这三人办事,自都不敢怠慢。

这三人各自代表了,刑部、军队和江湖白道势力。

他们要人有人,要面有面,要消息有消息。

很快的,讯息就捎来了。

——陈念珠是当年谏官陈礼之后。

这一查个明白,赵佶更怒忿了:

(好哇,当年朕是听了你的谗言,才逼死陈礼,你却故施小惠,收容了他的后人,把害人过失椎到朕身上来,幸好这陈念珠属忠良之后,忠心不灭,不肯下手,宁可自刎,朕才死里逃生,蔡卿,你这一招真狠!)

——别以为你平时假传圣旨,作尽天下之恶,皆假朕之名以行之,朕只是不想管那么多事而已,故一眼开一眼闭,由之任之,你真以为朕是昏聩了不成!?

赵佶愈想愈气。

他这次火气是越烧越旺,但身边却无人似平常为蔡京说好因为谁都看出了风头火势,连皇上都敢行弑,这可不是好玩的。

平常跟蔡京勾结为好。沆瀣一气的童贯,本来很可以在皇帝身边说几句话的,但这次也三噤其口了。

盖因陈念珠那一脚。

——那一脚,显然是为他主人而踢的!

(蔡京一向瞧不起自己,他的门人才会有这种想法!)

(当年明明是你授意要我诬告陈礼,让他亢军屈死的,而今你却指使他后人当众侮我,还想我美言你!呸!〕

这使得他当着皇上面前受到了莫大的折辱!

是以童贯暗底对蔡京也恨得牙嘶嘶的,决不再维护他]至于朱月明,他跟一爷这次护驾有功,本来也可以“说得上几句话”的。

可是他才不说。

他知道蔡京已不大信任他,甚至已开始以任劳和任怨取代他在刑部的地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