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5页)

就像汉高祖与大将韩信、军师张良:又似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也如宋大祖黄袍加身后对待昔日的诸部将。

有的化友成敌。

有的化敌为友。

然而,戚少商与孙青霞呢?

他们,在高檐上,狂月下,已然拔剑,出招,决战!

决战只是他们两个人的事。

他们不要任何人得悉。

不要其他人知道。

他们只要证实:

他们之间谁高谁低?

——谁比较高明?

还是一个高、一个明?

或许,戚少商只是一个把义气看得重些、将权力抓得紧些的孙青霞:而孙青霞正是一个把美色放得吃紧些、将情欲放纵一些的戚少商。

也许,戚少商难以忍耐孙青霞的,便是他轻名权而纵情声色。

同样,孙孙青霞所蔑视戚少商的,正是他重权名而太痴情。

——如果,他们两人,都确切有以上缺点的话。

4.红颜未老恩先断

戚少商跟孙青霞已退离到远处交手,在深夜古都古宅高楼的飞檐上,他们尽力/尽情/尽意/尽心一决。

他们不想有人骚扰。

他们以为这场决斗谁也看不见。

但却还是有人看见的。

瞧见了。

第一个瞧见的人,可能连戚少商和孙青霞都会大感意外的:

那是皇帝赵佶。

原来赵佶虽正与李师师蜜意情浓,胡天胡帝,但不知怎的,他感觉得有点不安。

不妥。

——可能是他曾在“熏香阁”遇过危吧,所以他特别警省。

而且,因为他精通韵律之故,他也有一双比常人灵敏的耳朵。

——他的听觉甚佳。

他原来沉醉于温香绮玉之中,正要与李师师同袁共枕,携赴巫山,但他却不知怎的,在灭烛捻灯之后,在黑暗里,忽隐隐生起了好些不安的蠢动。

这很奇怪。

当大脑袋狂乱冲动的时候,小脑袋就特别享受欢快;当大脑袋清醒精明的时候,小脑袋就不见得也能酣畅淋漓了。

人就是这样子:

仿佛回复兽性,就会恣意欢畅些——但只像禽兽般纵欲放任,结果通常都是福不耐久、自食其果。

(自己贵为九五之尊,也没有例外吗?)

奇异的是,今晚,搂着这样一具软玉温香胴体的皇帝赵佶,居然在这一刹间,作了这样(对他而言)不可思议的省惕,一时兴合合、冲勃勃的情欲,也顿消灭了过半。

许是在黑暗之中吧,赵佶怀里拥着绝色,心里却想起前些时候遇狙匿入床底的折辱,一时间,那帝王意态、英雄自况,也低落消沉,那话儿也一时不致斗志激昂,而他眼前,却忽尔出现了一个景象:

古城墙。

冰天雪地。

大地一片肃杀。

墙尽处,拐弯,即见一古寺。

寺前枯树,石狮沧桑。

寺门边,栏杆处,叉延伸着另一道曲折的围墙,墙里边好像有两个人,一前一后,意态落索,满脸忧忿之色,好像在那几已很久、很久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了……

他们似在望乡怀国,等着回家,只路遥归梦难成。

那么苍凉的大地。

那么悲伤的人。

——那人,怎么那么熟悉……!?

再细看:在后那人,岂不是他的一名特别宠爱的王子吗?他——他怎么变得如此郁忿苍老呢!?,他这一惊非同小可,再看更为畏怖:

原来另在前面眼望天的人,自发苍苍,忧戚布脸,浑身散发出一股苍老无依、孤苦病愁之态的,竟是……

——自己!?

(怎么回事!?)

(怎么会出现那样的情境!?)

他顿时一坐而起,汗流满身,李师师忙揉揉着他肩背,关切慰问。

“圣上受惊了,是做梦吧?噩梦预兆着好事将临呢!圣上兔惊,都是贱妾不好,服侍不周,才教圣上受惊一一”

李师师心中也是狐疑:怎么这回儿这道君皇帝、兴勃勃的来,而今却似惊弓之鸟,且疲不能兴,看来,不入宫的选择,那是对的,不然,一旦恩宠不再,冷宫枯守,生死难主,向谁凭依?红颜未老恩先断,要美美丽丽的过一世,就得要会要情,而且还要懂得先引人多情,但自己得要无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