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部分 (第2/4页)

顺理成章的来继承大位了。”

蔡中、蔡和在一旁随声附和着,纷纷表示张允说的极是。

蔡瑁道:“刘琦不过是一个黄口小儿,根本不足为虑,如果我要杀他,就要光明正大的杀的,何必要派人前去行刺,反而惹人生疑。”

张允问道:“那都督的意思是……”

蔡瑁当即拿出来了一封书信,交给了张允。说道:“你一看便知。”

张允打开那封书信,匆匆一看,便道:“都督真是高明啊,如此一来,刘琦不死也不行了!”

蔡中、蔡和抢过去看了看,这才知道,这是一封伪造刘表笔记的书信,信中遍数刘琦在江夏当太守的七大罪状,并根据这七大罪状,让刘琦自杀以谢罪。

“哈哈哈。大哥真是手段高明啊,刘琦拿到这封书信后。如果不自杀,就是抗命,如果自杀的话,那就省去了很多麻烦,而且这封书信也可以瞒天过海,任谁看了,也绝对想不到这是我们的奸计。哈哈哈……”

蔡瑁、张允等人也都是一阵欢喜,并且派人将刘表的战略意图告知敌军,除此之外,蔡瑁更要选择一个去江夏送信的使者,只是这个使者选来选去,都无法最终敲定,让蔡瑁好不懊恼了一番。

因为这个人,既不能跟蔡瑁有任何瓜葛,又要听命于蔡瑁,实在难选至极。

大家都苦思冥想了一番,想要从中找出一个适合的人来,却发现真的很难。

最后,还是张允想起一个人来,便对蔡瑁说道:“都督,我倒是想起一个人来,此人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

蔡瑁急忙问道:“谁?”

张允道:“魏延。”

“魏延?”蔡瑁狐疑的问道,“魏延是谁?”

张允急忙提醒道:“都督真是贵人多忘事啊,都督还记得去年派人去荆南行刺刘备的事情不?”

蔡瑁点了点头,说道:“这个事情我当然记得了,可此事和魏延有什么关系?”

张允道:“因为被都督派去行刺刘备的人就是魏延。”

“哦?原来是他。”蔡瑁恍然大悟,这才想起还有魏延这么个人来。

魏延是张允手下的一名军司马,武艺高强,好勇斗狠也是出了名的,当时蔡瑁要派人去荆南行刺刘备,张允便向蔡瑁推荐了魏延,并且承诺魏延,一旦杀了刘备,就封他做将军,赏千金。

魏延是个穷的叮当响的小子,年轻气盛,而且还很自负,一听说张允给了他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便义不容辞的去了荆南。

魏延来到刘备所在的长沙,化装成一个商人,每日留意刘备的一举一动,可是一连观察了半个多月,却始终没有发现刘备落单。因为魏延在来之前,张允曾经告诫过魏延,刘备的身边有两个结拜兄弟,一个叫关羽,一个叫张飞,都有万夫莫敌之勇,如果遇见了这两个人,一定不要动手,否则自己就会被杀死。

魏延牢牢的记在心里,可是一脸半个多月来,刘备的身边不是跟着关羽,就是跟着张飞,有时候关羽、张飞会同时跟着刘备,让魏延无从下手。

一次偶然的机会,魏延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这次关羽、张飞都没有跟在刘备的身边,刘备的身边而是跟着一个年迈的老头子,当然,魏延当时并不知道那个人就是黄忠。

所以,魏延发动了袭击,却不想,被黄忠这个糟老头子拼死护住,他根本无从对刘备下手,在他和黄忠打的难解难分之时,魏延不由得对黄忠的武力感到吃惊,万万没有想到,一个糟老头子,竟然有如此之高的武力。

不仅如此,魏延还被黄忠给打伤了,也幸亏魏延不是个傻子,见自己连黄忠都无法抵挡住,而且又打草惊蛇了,便拔腿跑了。

之后,刘备知道有人要行刺他,便加强了防范,并派人满城搜捕魏延。魏延无处藏身,无奈之下,这才回去禀告张允,说无法完成任务。

张允十分体量魏延,便没有追究。

但是蔡瑁却认为魏延延误了时间,还打草惊蛇了,不但没有进行抚恤,还对其进行了一番责备,并免去了魏延军司马的职务,贬为普通的士兵。

不过,张允却极力的劝慰魏延,并且让魏延在自己的府中养伤,给魏延找大夫医治,还让魏延吃住都在自己的府中。魏延对张允的行为十分的感动,而张允也觉得魏延是个人才,不想就此错过,所以一直隐匿在家中,并一直当作自己的心腹。

但是,关于魏延本人,军中知道的人比较少,张允也并不像其他心腹那样,每每走到哪里,都将魏延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