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 (第1/4页)

联合军团松了一口气,看来现在反击不算太晚。

而作为真正的主力,秦关这一路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天宁星域。

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那里有秦关一个隐藏的大后方,当然敌人也相当多。打仗不能只是一味想着拣弱的敌人打,利益最大化才是正确的选择,你别看打一仗消灭多少敌人、自己损失多少,那都是没意义的。至少对现在的人类来说,敌人灭不完,而打一仗没有收获的话,损失再小你也是越打越少。

牺牲不要在乎,只要能胜利,得到的补充更多,天宁星域和十区的资源及人口,都决定了这个目标战场的价值。打仗是为了胜利这没错,但打仗不仅仅是为了胜利,你打一仗赢了。再打一仗又赢了,有什么意义吗?消耗敌人?笑话,以现在人类的人口和资源还远远没有资格和异族谈消耗。

抢把,等有足够资源和人口的时候再说。

至于天堂星域和希望号任务第一次抵达的一号站(现在改名圣城关),可以直接派人过去接收,那里已经算是安全区了,尽情地去收编人类采集资源吧,可以当成大后方,不过得做好防卫工作。避免异族闻着味儿找来。

对于秦关的这一路大军,联盟星域是最有信心的,算是集中了三大势力:天尘星域、联盟区以及格列家族的剩余力量,不仅仅是其他各路的三倍实力而已。其中联盟区的总体实力强于各个家族星域。所以在数量上尤为庞大,又有天尘星域的顶尖科技水准,实际战斗力几何倍数地增加。

虽然人类共享科技,但天尘星域由于都走在前头。所以总会比其他势力更先进一些,科技是不能停的,当其他星域还在努力实现那些技术的时候。天尘星域已经开始迈向人类从未涉及的领域了,标杆就是天尘号和天河号两支战列。

天尘号车长为陶进,还是原来那个车长,但列车已经完全重新制造。

对于天尘号的指标,秦关似乎是奔着极限去要求的,新的天尘号三百多节,每一节都如同硕大的堡垒,比希望号还要大,可容纳更多物资以及更强大的主炮。三百多艘超巨型战舰的威力就足以抵得上一路兵力,这才是一支战列的实力,主炮射程更远、精度更高、威力更大。

可以这么说,天尘号停在哪个星域,整个星域任何一处都能感觉到凛凛的杀气。

对于这么超巨型的战列很多人不怎么理解,有必要造那么大吗?不就是装得多装得大而已吗?你一个等于我十个,但有什么意义?敌人击毁你一次,你的损失就大我十倍。

但以秦关的理念,天尘号是作为火力支援战列使用的,不需要靠近敌人,所以造得那么大,才有足够夸张的射程与火力持续性。

而天河号个头就正常多了,但仅仅带着三节车厢,因为天河号是作为精锐突击部队使用的,出入战场最高危险的区域。能达到天河号成员要求的实在太少,上面的成员每一个都是高能甲士,负责对付高难度目标,打破战场僵局,车长为郭奇,这就是常说的特种部队,现有人类的高能甲士几乎都集中在了这里。

按照秦关的审美,天尘号才是人类终极武力的象征,符合他对速度和火力的偏执要求,希望号?那只是一支任务战列,天河号?和异族野蛮地厮杀不是人类该有的行为,真正人类的目标就是躲在远处开炮,用无数的炮弹将敌人埋葬,这才是正道。

这两支战列是人类的骄傲,现阶段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在其他十一路出发之后,秦关这一路也开始了征程,不能犹豫,打的就是措手不及。

这次战役名为“号角”,是人类开战的真正第一炮。

首先激活天宁星的空间站,搭建“太空桥”进行传送,然后天河号作为尖刀出发。这一步需要的是超级精锐,兵力再多也施展不开的,而郭奇率领着他的编制很好地完成了任务,一方面人类战甲犀利,另一方面则是有心算无心,看守“天宁关”的幽魂族完全没有一丝准备。

警惕了一千多年,终究是要松懈的。

就算不用征程战机,郭奇他们也是一如既往地凌厉,大批高能甲士出现在天宁关传送站,然后一边倒地屠杀幽魂族战士。在对付高阶幽魂族的时候他们付出了一点牺牲,首先是幻魂的问题,郭奇的战甲等级最高,做了个磁暴,幻魂立即现形,更有几个**镇守,那才是他们此次任务的难点。

**六阶,照以往来说是人类单兵不可对抗的,但如今人类也有了六阶的战士,虽然数量还只是一两个,但突然打击之下人类还占有数量优势,所以付出牺牲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