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2/4页)

为什么未经正规训练、装备简陋的一向一揆起义军能够拥有那么大的战斗力呢?原来,一向一揆起义军是一向宗的信徒,他们坚信自己为了宗教事业而战死后能够进入天堂。于是每当战斗时,拿着木棍和农具的一向一揆宗信徒总会悍不畏死地向全副武装的军队扑过去。那群狂信徒们高喊着神佛的名字,无论是弓箭、铁炮、长矛还是武士刀全都不能阻止他们冲锋的脚步。而他们的对手却并没有那种毫不动摇的意志,如果不是在训练和装备上都占据极大的优势,而且战斗意志也不算太脆弱,武士们甚至不可能与一向一揆起义军抗衡。

如果中国的军队能够拥有那种悍不畏死的战斗意志,而且训练和装备都能够达到足够的水平,那么,中**队将会拥有多么可怕的战斗力?!每当想象中**队所向披靡的场景时,朱棣兴奋得连灵魂颤栗起来。

战死沙场便能进入烈士陵园享受皇家祭祀,这就足以刺激士兵在战场上爆发充分的战斗意志了。若是死后还有机会被封神,哪怕只是山神、土地以及城隍庙里的配神,这种荣耀对于普通士兵以及中下级军官而言,其吸引力之大,即便比不上考上状元,但至少也不会逊于中举。

朱棣唯一担心的是,这个措施对于热衷于祖先崇拜的中国人来说会不会刺激太大,以至于军人们上了战场后,会因为过于狂热从而增加不必要的伤亡——二战时德国的希特勒青年近卫师就有这种毛病,这个王牌师的战斗力倒是没话说,问题是一旦遇上顽强的对手,这个师的损失往往会非常巨大——冲锋时若是己方的重火力没有迅速敲掉对方的火力点,他们不会考虑等待、迂回之类的策略,而是会不顾伤亡、前仆后继地冲进如雨的弹幕。

不过,无论如何,因狂热而导致不必要的伤亡总比因懦弱而导致一触即溃要好得多。

想到这里,朱棣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你说得不错,土地、山神这种小神,朕自己就可以册封。而城隍这一级的神祗,朕虽贵为天子,但也应该敬畏上天,因此理当在祭天时告知上天,然后再册封其为城隍。”

“城隍庙里的配神,比如说两旁分列的八大将、判官、牛头、马面、黑白无常、钟鼓神以及十殿阎王、十八司等,以及土地神、山神,可由烈士陵园中那些有资格书写生平事迹的烈士担任。其人选,由礼部负责甄别审核,然后将名单交予朕批准。”

“至于城隍的人选,就由朕从享配太庙、入功臣庙以及入贤良祠的英杰当中挑选。”

李至刚再一次顺从地说道:“臣遵旨。”

第七章 茶法(上)

昨天晚上花了整整一个通宵殚精竭虑地写着那份奏折,可早朝时皇上却根本没出现。向太监询问“皇上能否接见自己”,却没能得到肯定的答复。一直到中午也没等到皇上的接见,夏元吉只得闷闷不乐的回到家中。家人做好了饭,可他又哪里有心思吃?发了一会儿呆,睡意便一阵一阵地袭上头来。迷迷糊糊地不知睡了多长时间,夏元吉隐约听见外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然后听见管家在门外喘着气喊道:“老爷,宫里的公公来了……”

夏元吉一个激灵,迅速从床上一跃而起,三步并作两步朝着正院小跑过去。

到了正院,却见一位公公正在正院里立等着。见夏元吉过来了,这位公公走到正厅滴水檐下南面立定,面无表情地说道:“有旨意,夏元吉听宣。”

待夏元吉伏跪叩头了,这位公公口宣谕旨道:“奉皇上口谕,着夏元吉即刻入养心殿见朕。钦此!”

得到旨意后,夏元吉不敢担搁,赶紧出发。

待进了养心殿垂花门,夏元吉突然听到肚子里发出咕咕的声音,想了想,不禁哑然失笑。原来,昨天拿到皇上密匣后他没吃晚饭便躲进了书房;今天很早就去参加早朝,自然也就没吃早饭;中午回到家中没有食欲,结果又没吃中饭。也就是说,夏元吉已经一整天都没吃过饭了。不过,现在虽然很饿,却也没机会吃点什么东西了,因为养心殿的总管太监马彬已经迎了上来小声地请了安,然后将他引进殿心殿的暖阁内。

暖阁里并没有皇上的身影,夏元吉只看见一个身着六品官服的官员正在全神贯注地看着一本奏折。夏元吉认出那名官员是皇上身边的红人,文渊阁学士、翰林院侍讲杨士奇。翰林院侍讲虽然只是正六品,但杨士奇入值文渊阁后能够参与国家的大政方针,着实是位卑而权重。夏元吉说起来是官居正三品的左侍郎,然而就权力大小而言,他还比不上杨士奇。

夏元吉和杨士奇颇有相似之处。两者年纪相仿,前者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