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将军 (第2/4页)

中,自然也包括木叶镇接连发出的求救信号,以及441师至今没有派出任何增援部队的相关资料。

看着手上的战术电脑,戴小楼玩世不恭的面孔逐渐变得冷峻,神情也严肃起来。

他没有搭理一直站在旁边,殷勤邀请自己前往集团军驻地宾馆的中校,接通了飞艇艇长的通讯频道。

“燃油补充工作完成了多少?”

“补充率刚刚超过百分之二十。”

戴小楼皱起眉头:“还需要多久才能补充完毕?”

艇长是个年轻的上尉:“按照目前的速度,至少还需要六个小时。”

戴小楼摇摇头,直接下令:“立刻终止燃油补充,命令所有离艇人员在五分钟内返回,然后起飞。”

艇长被这道命令吓了一跳:“长官,目前的燃油存量无法维持我们抵达目的地。”

“我知道。”

戴小楼很是不满地哼唧着:“飞艇上带有数量充足的晶石,启动晶能发动机,速度要快,我们的时间不多。”

年轻的艇长额头上冒出了冷汗:“可是,我们并没有执行战时任务。按照规定,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启动晶能发动机,而且还必须提前上报给能源管理机构获得批准。我,我,我没有这样的权力。”

“善后问题由我负责处理。”

戴小楼对艇长的话不屑一顾,态度异常强硬:“立刻启动晶能发动机。如果你拒绝,那么我现在就让你的副手接替艇长位置。别忘了,我是上校,你只是个上尉。”

十分钟后,飞艇开始起飞,朝着木叶镇方向缓缓驶去。

戴小楼站在飞艇控制室里,接到了二十三集团军司令官肖永森的特别通讯。

屏幕上出现了一个身材削瘦,精神矍铄的老人。他穿着整洁的中将制服,头发花白,面带微笑。

“你这个家伙,都到了我的地盘,为什么不过来坐坐?就这么急匆匆的离开,是不是不把我这个老家伙放在眼里?”

肖永森担任过帝国士官大学的副校长,那时候戴小楼只是一名学员,他的性格与思维都很跳脱,尽管只是在那个位置上呆了三年,肖永森却对这个年轻富有活力的家伙印象深刻。戴小楼后来被“钢铁之拳”军团选中,担任及其重要的情报处长一职。无论于公于私,肖永森都觉得应该与这位昔日的学生好好聊聊,却没想到对方居然不声不响的离开。

戴小楼一如往常的油滑。他嬉笑而客套的回应着,把帕梅拉发送过来的相关信息传递过去,同时直言不讳。

“这是一个非常罕见的生物样本。如果能够得到它的母体,将对能量波动武器的研究产生重要帮助。我只是不太明白,这个叫做木叶镇的居民点已经发出了求救信号,441师却没有派出援兵的迹象。这显然不符合帝*的做法。当然,这里是您的管区,我不方便插手,只能加快速度,尽可能完成自己的任务。”

肖永森中将眼里的笑意渐渐消失,注意力集中到戴小楼刚刚发送过来的资料上。

帝国网络连接着每一个军事据点,无论441师派出一个团,还是一个战斗小队,军用网络都有数据显示。现在,网络表明441师完整度约为百分之九十七,缺额人员六百零四人。这与上个月的报告数据吻合,补充人员应该在下个月抵达。也就是说,从木叶镇发出求救信号至今,已经过去了数十个小时,距离那里最近的帝国国防军步兵441师,竟然没有丝毫动静。

肖永森没有心思继续与戴小楼叙旧,随便聊了几句,关闭了通讯。

他把这些信息放大,眉头紧皱着,陷入沉思。

显然,戴小楼这是给了自己一个面子。如果换了一个人,完全可以把这些资料上传给帝国最高军事法庭,甚至是教廷裁判所,由最高审判长负责处理。

人类正是因为团结,才拥有对抗黑暗世界的资本。无论民间团体还是帝*方,见死不救历来都是大忌。何况,按照皇帝在几百年前颁布的诏令:对于设置在边缘地带的人类定居点,税率方面必须予以优待,甚至免除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限额。补给交通线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保持畅通,优先满足该地区的物质供应。

正是有了这些设置在边境地带的定居点,帝国疆域才能不断扩大,内域面积一点一点增加。谁都懂得水滴石穿的道理,可是真正做起来,却没有几个人当回事。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帝国内域居民产生了一种优越感。他们认为自己比边境居民更加优秀。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分化严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