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2/4页)

殿中供奉着明代塑造的释迦牟尼佛和文殊、普贤菩萨像。大殿两旁,排列着清代木雕十八罗汉像。�

何振东上香后,往功德箱内投了崭新的一摞人民币,足有一万元,坐在旁边敲木鱼的老和尚眼睛一亮,紧接着又闭目念起经来。何振东和苏红袖虔诚地跪拜下去,嘴里默念着心语,许久两个人才站起来。�

这时,黄梦然领过来一位六十多岁的大和尚,身着佛黄僧袍,慈眉善目。〃何老板,这位就是智善大师,智善师傅,这两位就是我说的朋友。〃�

智善双手合十说道:〃阿弥陀佛,两位施主跟我来吧!〃�

何振东也一躬身说:〃有劳智善师傅了。〃�

三个人随智善大师走出大雄宝殿,在智善的引领下,参观法源寺,智善大师一边走一边介绍法源寺的历史,不知不觉走进了悯忠台。�

〃智善师傅,听说悯忠台又叫念佛台、观音殿,不知康熙皇帝御笔亲赐的'存诚'与佛教的'虔诚'有没有联系?〃何振东望着观音殿中央悬挂的〃存诚〃匾额问。�

〃存诚虽然是儒家的思想,但是与佛教的虔诚不谋而合,意思是说做人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都要在内心保存一颗真诚的心,才能不愧于天地之间。〃�

〃那么何谓法源呢?〃�

〃满清立国后,朝廷崇尚戒律,在此设戒坛。雍正十二年,该寺被定为律宗寺庙,传戒法事,并正式更名为法源寺。乾隆皇帝御书的'法海真源'的意义表露得很清楚,千条万条戒律、刑律都是'流',内心存诚才是'源'。律宗是佛教发展到唐代,国家统一,佛教内部也需要实行统一的戒律以加强自己组织的情况下,由道宣创立的一个宗派。律宗把戒分为上持、作持两门:上持是'诸恶莫作',作持是'众善奉行'。这就应了那句俗话,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呀!〃

42、还愿(3)

〃大师讲的还是法,到底什么是源呢?〃何振东煞有介事地问。�

〃施主不妨以法为源,识心达本源啊!〃�

〃大师,佛家为什么说苦海无边?〃苏红袖插嘴问。�

〃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便是苦海,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代,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大师,那么什么是修行?〃苏红袖继续问。�

〃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去忏悔,这就是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大师,怎样做才能功德圆满?〃苏红袖虔诚地问。�

〃这个世界只有圆滑,没有圆满,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自以为拥有权势的人,其实是权势的奴隶。〃�

〃红袖,请教得这么细,想出家呀?〃黄梦然开玩笑地说。�

〃讨厌!人家不过是随便问问。〃苏红袖白了黄梦然一眼说。�

何振东却一直盘算着怎么才能打掉苏红袖肚子里的孩子,他隐隐感到苏红袖要玩真的,一旦这个孩子生下来,这辈子与这个女人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干系了,周永年、林大可这些人正找自己的把柄呢,一旦这孩子生下来,自己就死定了。想到这儿,他心一横,心想,死也不让她把孩子生下来。�

〃大师,什么叫随缘?〃苏红袖还在喋喋不休地问。�

〃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子听天命。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何振东听得有些不耐烦了,他本是想问问前程的,可是又不便当着黄梦然和苏红袖的面问,只好暗示道:〃智善大师,我更关心人的将来,人的将来究竟是走向地狱还是天堂?〃�

〃何施主是在问前程吗?老僧只为人讲禅,不为人看前程,不过何施主关心人的将来,老僧不妨送你八个字:这八个字我也曾经送给东州一位姓肖的施主,可惜他始终参不透天堂和地狱在哪里,终于迷了路,误入了地狱,其实,天堂地狱在我们的心上,我们的心,不知每天从天堂地狱要来回多少次。所以,这八个字是:以法为源,回头是岸啊!〃�

何振东听后不以为然地说:〃大师,人生哪有回头路啊,所谓回头不过是人生的一种妄想罢了!〃�

智善听罢微笑道:〃何施主与佛无缘,还是请回吧。〃�

智善说罢,转身拂袖而去,没有与任何人打招呼。此时,有五六个人路过观音悯忠台,其中一个人刚好看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