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你配吗? (第1/1页)

宋玉暖又跑去了小叔家。 对于折叠餐桌又做了最后的检查和审核。 然后就将这些图纸交给小叔,让他去汇报给他们的段厂长。 等林老和胡老赶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一点。 三个老头凑在一起,曾经有过几面之缘,不算是陌生人。 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宋玉暖嘴里的老二哈的下落。 甚至连口水都没喝就问了起来。 宋玉暖紧紧盯着林老。 并没有多出来的画面。 于是,宋玉暖告诉他们在哪个省市县。 林老马上拿出纸笔记了下来。 随后,宋玉暖给拿出一张画纸。 是用彩色铅笔画的。 一座茅草房映入眼帘,房子的门板半掩着,屋檐下挂着几串红辣椒,房子旁有三棵大树。 其中一棵树上挂着一只纤细的秋千。 茅草房的周围是一片绿油油的稻田。 稻田旁边有一个小池塘。 篱笆墙围着院子。 厢房前还放着一个巨大的石碾子。 这个石碾子几乎有两个成年人那么高,呈圆形,就放在院子里。 而在画面的右上角,有一个古香古色的宝塔。 上面写着三个字:青峰塔! 林老眼珠子都直了,脱口而出:“这个地方我去过。” 随后马上解释道:“我去过青峰塔。” 匆匆的来,又要匆匆的走。 连口水都没喝。 可见心情有多急迫。 季老爷子却拦住他们:“你们两个老家伙不开车倒是没问题,司机这样急匆匆的赶夜路会疲劳的。” 林老连忙说:“我们带了两个司机,就考虑到这一点了。” 宋玉暖给他们在军用水壶里倒了满满一壶开水。 又给他们装了一袋鸡蛋糕和两瓶罐头。 胡老爷子说:“我们还会再来的,回见啊。” 还对宋玉暖说:“等我们到了省城,就给你们打电话,对了小暖,你的画,画的很好。” 画画是其中一点,打不打电话的却很重要,宋玉暖还要给小叔和小婶报名夜校呢。 ----------------- 第二天早晨,宋玉暖觉得这边差不多了,于是,骑马离开了县城。 她没回家,而是去了姥姥家。 昨天爸爸和楚大队长说了让夏姥姥一家搬来二道河村好方便照顾的事儿。 楚梓州欣然应允。 涉及到一个分地的问题,正好将宋年和孙金荣因为吃商品粮而还回来的地分给他们。 那片地只种了一亩水稻,其他的种了玉米,还种了一些红薯和土豆。 毕竟没有让地荒着的道理。 但楚梓州刚回来,怎么也要等几天的。 至于昨天楚梓州他们去招待所是个什么样的情形,宋玉暖兴趣不大。 小姑如今成长了太多。 就看她跟楚梓州相处那么自然,就知道小姑现在没动心思。 楚梓州还是个有分寸的。 宋玉暖不担心配不配得上这个问题。 因为说这个为时过早,也不是她该担心的。 她准备去找大舅,将夏三娃来了的事告诉他,再告诉他怎么应对。 宋玉暖想的挺美,可惜夏三娃速度挺快,跟个耗子一样紧跟着宋玉暖后边,就窜到了柳树村。 他昨天给二嫂打电话,跟她说了杜振海犯错的事儿。 他那个二嫂冷笑连连。 在电话里骂杜振海是个废物,骂他烂泥扶不上墙。 还说南山县城的人胆子大了。 夏三娃也觉得南山县城的人不识抬举。 不知道杜振海背后是谁吗? 后来上官云琪让他别掺和,杜振海的事儿她来打电话。 让他赶紧去柳树村将夏家的传家宝给拿回来。 北都的事情那么多,哪里有闲心一直待在南山县城呢。 所以,他在县城找了一辆三轮车,坐着就去了柳树村。 一路上跟从火车站出来一样骂骂咧咧。 然后他就看到前边一匹枣红马。 上面是个小姑娘,骑在马背上,夏三娃就问三轮车夫:“你们这里还有骑马的呢?” 三轮车夫说道:“乡下路不好走,自行车骑不了,偶尔也有。” 夏三娃撇撇嘴,嘴里不屑的道:“穷乡僻壤的。” 这话被三轮车夫听到了,他也不屑的撇嘴,但是没说话。 毕竟除了正常买票,这个男人还给了他二元钱。 进了村子,就问夏新山家住在哪里,有人就指着枣红马去的方向:“不远嘞,就在那个方向。” 于是,宋玉暖刚下马,就听六大爷喊:“新山啊,你家来客人了,好像是个大干部呢。” 这话被坐在三轮车上的夏三娃听到,他得意的仰起了脖子。 他是主任呢,还是在北都的厂子,虽然是街道的厂子,但他现在也是科级干部。 这么一声喊,朱凤抬头就看到了从三轮车上下来的夏三娃。 夏姥姥自然一眼就认出了他,但夏三娃还真就没有认出朱凤。 主要是朱凤变化太大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