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 (第1/4页)

太后进屋前,大家得令纷纷退出,见这一帮子人的狼狈样,太后心里又涌起莫名火气。

太后一脚踏进墨兰寝屋,福临抬眼,警惕又凄厉的目光寒光四射。见是太后,福临毫不在乎,低下头,神情恍惚盯着地面。

第一眼看到眼窝凹陷一圈晕黑的福临时,直惊得太后心寒胆凉,火气即刻无影无踪,这心立时疼得就像是搁在了油锅里翻腾,一阵疼过一阵。

绕过福临,太后近前到墨兰跟前,那床上的可人颜貌安整,俨如平时,恰似一朵以雪为肤,以玉为骨,皎月神态,净水情怀的淡雅清荷。

霎时,太后的心又被浸入冰水,刺骨的寒冷咬噬她的心房,疼得她发冷发颤,竟忍不住把身子缩紧了些。

太后一直坚守慈宁宫,不来承乾宫,自有太后的难言之语。她不是不难过,她不是不心疼墨兰,她打心眼里喜欢墨兰。从墨兰进入她的视线,一路曲折走到今天,她对墨兰的感情最深刻,也最复杂。

失去墨兰,不止是福临伤心欲绝,太后亦是悲从中来。她不来承乾宫,那是她怕自己亲眼目睹墨兰断气,她会接受不了,同样会晕厥过去。墨兰对她意味着什么,这些年来,她比谁都需要墨兰,尤其是自己与福临的关系更多的时候都是剑拔弩张的针锋相对,而往往每次都是墨兰的从中调和才不至于母子俩的关系彻底崩裂。

福临的发疯不可避免,她若是再昏昏沉沉,这还了得,局势方始渐趋平缓,可不能再出岔子,这风雨飘摇的江山无时无刻不让人绷紧一根弦。外人觉着她冷酷无情也好,惺惺作态也罢,总之,理智随时帮她排序轻重,又义无反顾把她的感情强行压制。

心口的疼痛泛红太后的双眼,她赶紧拿出手帕,匆促挡住泪光。仰头压抑,调息维稳,然后转身站到福临跟前,垂眼看向福临。

“福临,额娘知道你心里难受,可她已经走了,你这样守着她也是无济于事。你就让开给奴才们进来,帮她拾掇,也好让她体体面面而去。”

“儿要随她去,她去哪儿,儿就去哪儿。”福临头也不抬,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

太后皱眉,深呼吸,慢慢打开眉间的拧结,尽量和气,“福临,额娘还在这,你说这种话,不是一刀捅在额娘心口上吗?”

“皇额娘除了朕,还有江山。然儿子,除了墨兰,什么也没有。儿不随她去,儿活着也没有意思。”福临又是毫不犹豫的对答如流。

太后目怒变色,再咬牙,压下气怨,谆谆劝诫,“墨兰可是一位心气高远、气量宽宏的好孩子,她心里可不只是装着你,还装着我大清的福祉昌延。你们俩彼此交心,难道你不清楚,墨兰向来就是心系百姓康宁、江山永固。你倒是扪心自问,你若是真了却自己随了她去,她到底是愿不愿理你?”

这一回太后的话问住福临,福临的舌头僵住,一时竟不知如何反驳太后。

太后见势,本欲蹲下平视福临,谁知却又马上挺直身体,居高临下,“哀家确实亏欠墨兰,可墨兰何曾计较过,该有的孝顺、关怀,她哪一样不是做得诚心诚意。她时常说,皇上操劳国事,只能把孝敬放在心里,她既然是你的妃子,她就该尽孝敬奉,让你安心政务,如此才得国顺民安,大家小家都和和美美。”

两行热泪从福临眼中涌出滴落,太后双眼顿时跟着泛酸,“福临,墨兰病危尚担心你贻误国政,可你这两日竟然就在她跟前寻死觅活,完全置江山社稷于不顾,置我这个眼巴巴盼着你的额娘于无谓。”

这一次没忍住泪,太后快速挥拭泪水,语流湍急,“你回头好好看看她,你这样的行为如何对得起她。睁大眼睛看清楚她颈脖子上的伤口,济度的匕首割向她的颈脖鲜血直流时,她哼都不哼一声,她这样忍着都是为了谁?”

太后的语调升高燎原火势,“可你呢?你却抽出自己的匕首,往自己身上扎去。你知不知道,比起济度行凶,你这样的行为更加伤害她,更加令她痛苦不堪。”

太后激动的声音还在回荡,福临却已是伏在膝盖上抱头痛哭,凄切的哭声起伏不断,哀怨声也阵阵催人泪下。

“都是因为我,她才受了那么多苦。我怎么能忍心再让她一个人孤孤落落而去,我要陪着她,我不能再让她受到伤害。”

太后饮泣吞泪,温言安抚,“儿啊,让她放心去吧,别再拽着她让她不得解脱。你做得一位好皇帝,那才是真正告慰她的在天之灵。放手让她飞吧,别再禁锢着她,给她真正的自由吧!”

“不,”福临爬起跪倒太后跟前,抱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