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2/4页)

人所不能受,坚强的面对现实,不避一切艰险围苦!”

美道姑叹道:“小兰记住,这就是情的微妙,这也是情的魔力,这更是情的伟大之处,实足以惊天动地,惊神泣鬼,古来多少的痴情儿女,只为了一个情字,不惜丧生舍命,那至情至圣的事迹,令人回思,也值得天下有情人同声一哭,你既如此坚决,姑姑就不再多说了,姑姑先在这儿预祝你跟忆卿江湖并辔,成双成对,永偕白首,现在你且站过一旁,让姑姑替你写封信给一个当年的故人,托他对你照顾一兰珠闻言站起,退往一旁。

美道姑走到桌前坐下,抽出一张素笺,濡毫挥洒,须臾写好了一封信,转过身来,含笑交给兰珠,道:“小兰,这封信你收好,别的地方你不必去,可径往河南嵩山少林寺,把这封信交给一位昔年名号‘大漠驼叟无影神鞭’的独孤大侠就行了,姑姑在信里写的很清楚,他自会为你安排一切,三天之内,找个时间,你走你的,你爹那儿自有姑姑替你说话。”

兰珠接信在手,突然一阵激动,心颤,手颤,美目也为之一红,哑着声音说道:“姑姑,小兰谢谢您……”

由小看大的侄女儿即将远离身边,相见难卜,便是个清心寡欲的出家人也难过,美道姑强忍心酸,笑道:“傻孩子,自己的姑姑,谢个什么劲儿呢,只要你的心愿能得遂,好事得偕,姑姑就高兴了。”

兰珠含泪说道:“姑姑,小兰以后难来给姑姑您请安了!”

美道姑鼻头为之一酸,忙笑道:“更傻了,孩子,只要心里惦念着姑姑,你便是十年八年不来也无妨,同时,你要来姑姑也不希望你一个人儿来,再来的时候,但愿你能跟忆卿一块儿来,最好,能再挽一个!”

兰珠的脸好红,带着泪,娇羞地低下了粉首!但旋即,她又抬起了粉首,瞪着美目,凝注美道姑,道:“姑姑,你能教小兰这么做,当年你自己……”

一句话触动了美道姑心底的隐痛,她脸上飞快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异样神色,淡淡一笑,道:“小兰,正如你所说,你有一个姑姑,而姑姑却没有!”

兰珠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受,默然不语。

美道姑忽地一笑又道:“不必为姑姑叫屈,也不必为姑姑抱怨,更不必为姑姑难过,姑姑有个来生好卜,已经很满足了,来,坐近些,让姑姑再给你面授一番机宜。”

兰珠默默地拉过一把椅子,坐在美道姑面前。

美道姑开了口,但话声却已压得很低,低得令第三人无法听到,只能从那微光透射的纱窗上,看到对面而坐的两个人影儿,这一谈不知要谈多久,也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才会熄去桌上那盏灯焰吞吐伸缩的孤灯……

※潇湘书院扫描、独家连载

大鼻鬼OCR※

第十一章

祸起萧墙

西山,别名小清凉山,燕京八景中的“西山霁雪”便在此。

春初,柳花俱发,临夏绿树浓荫,秋时则枫红满山,西山的丹枫,较之姑苏的邓尉,金陵之栖霞,尤称大块文章,入冬,那更是大雪漫山,历月不溶,如初琢之嫩玉,洁白峭峻,晶莹照跟。

乾隆素日附庸风雅,到处均有他的咏诗题字,唯多应景诗文,独对西山一首咏唱,颇有可道之处。

“银屏重叠湛虚明,朗朗峰头对帝京……”

这首诗,他也每每引为得意之作。

其实,西山地势高旷,古寺白塔,青霭相间,晴雪碧树,山色微风,松影水声,古钟禅堂,四季皆有可赏之景。

西山不独枫红著名,而春初桃花盛开,如香雪海,最为娇媚。稗传:博陵崔护,清明日独游城南,得居人庄,叩门求饮,有女子意属殊厚,次岁清明日,径往寻之,门墙如故,而加扁锁。

乃题诗于门扉之上: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传为千古韵事。

西山有八大寺,而这八大寺中,又以卧佛寺最古。

卧佛寺创建于唐贞观,是用桂香木构筑,极为雄伟,并且有当今皇上御笔亲书题额“十方普觉寺”。

卧佛寺高踞西山,远离尘世。除了游山玩水,或随喜参禅,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外,这地方宁静得很,而夜晚尤静。

就像今夜,卧佛寺中只见灯火不见人,那灯火,也只有一点,是透自后院的一间掸房之中。

那透着灯光的窗棂上,映着一个人影,人影就坐在桌前灯下,只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