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页)

齐奈摇了摇头,“还没有,而且你这个调整不单纯是这一个问题。我先问一下,你是不是确定公司内部没有适合人力总监的人选了?就是说是不是一定要空降?”

“没有。肯定要空降。”

“那你考虑了空降人力资源总监的风险吗?”

“融合问题,是吗?”

“差不多吧。从人力资源角度,用人采用空降形式本身就要慎重,而人力资源岗位选择空降兵就更要慎之又慎。因为在企业中,调和空降兵与现有人员冲突矛盾的正是人力资源,所以如果人力资源直接空降的话,他的性格特征、职业素养方面就要尤其关注一下。除了正直以外,我觉得尤其要强调的一点是他是否有很强的融入性,做事既有力度,待人又放得下身段。”

万诺丞点点头,“确实是,要求这个人既讲原则又要低调。但我想,只要背景调查做得到位,面试又得当,应该能把握这点。”

齐奈点了点头,有点负担地舒了口气,站起来略略踱着步。再次回到刘沛华的问题上,两人都陷入了沉默。

69。他个人的职业通道也就非常…

万诺丞的身后是整墙的书架,齐奈的视线从上面毫无目的地扫过,她在一个桃木色的小框上停留了一下,原来万诺丞曾是汉华企业大学的内部认证讲师,也是,他演讲那么出色,企业大学是断然不会放过这种现成资源的,再说,企业的高管历来就是企业大学最理想的讲师资源。

齐奈的视线刚离开,突然眼睛一亮,“哎,我有个想法。”

“什么想法?”

“成立培训中心,独立于人力资源部之外,也定义为二级部门,由刘沛华负责。或者,”齐奈犹豫了一下,“一步到位,成立企业大学,下设几个主要部门,部门级别与人力资源部平行,把刘沛华调出人力资源部,任命他为企业大学一个部的部长,负责企业大学的前期建设,待遇就是总监级别。”

“企业大学?”万诺丞重复了一声,他倒没往这上面想。

“依你们公司的规模,完全可以成立企业大学了,江浙那一带特别热衷建立企业大学,有的公司才一千人就开始张罗了。不过,企业大学对你们的现状来说是有点拔高了,因为企业大学可以说是企业培训管理的最高阶段,也有很多人认为企业大学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载体,是传播企业价值观、促进企业战略落地的根据地。总的来说,企业大学在一个企业当中,定位是非常高的,属于战略层面。所以,对于东锐的情况,先成立培训中心,以后再逐步考虑企业大学,还是更实际些。”

万诺丞陷入沉思,他历经了汉华企业大学的发展过程,汉华企业大学在本土的企业大学中算相对成功的,有非常清晰的为企业培养管理人才的战略定位,有成熟的内部讲师培养、评估和激励体系。现在它不仅是内部管理人才的黄埔军校,还为供应链中的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培训,缩小价值观差异,大大提高了合作伙伴的黏合度。

“毕竟,”齐奈继续说道,“成立企业大学对企业培训管理的现状要求还是挺高的,比如人力资源管理要规范且专业,内部培训体系及评估方式趋于健全且运作良好,还有就是,能够自主开发课程并有成熟的内部培训师队伍。”

万诺丞想,确实如齐奈所说,东锐目前在培训管理上都不成熟,直接成立企业大学有点拔苗助长,但培训中心的架构是可以考虑的,这个想法他以前也不是没有过,但一直都觉得不那么紧迫,就没有提上日程。但经齐奈这一提醒,企业大学确实可以纳入可讨论的下一步战略规划中,而培训中心可以作为企业大学的过渡,也从战略层面对员工表明东锐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想到这,他赞许地看着齐奈,说道,“是个新提法,值得考虑。”

齐奈笑笑,“一开始我担心因为不想流失刘沛华犯了因人设岗的大忌,但现在觉得,其实这一步确实应该列入东锐的战略规划。而且你一旦向刘沛华表明将来要成立企业大学的想法,对他来说,他个人的职业通道也就非常清晰了,这绝对是最大的激励,他会非常有动力,使命感实足。”

万诺丞点头,现在就只剩下他慎重甄选空降人力总监的问题了,转眼已经快十二点了,他觉得解决了一件大事,甚为痛快,便起身道,“走,吃饭去。”

70。天地良心,咱们俩儿谁先想…

手机响了半天才接通,好不容易接通了,少了“你好”的官方问候不说,“嗯”的一声也应得含糊不清,浓重的鼻音。

齐奈愣了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