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嚣张跋扈的草包太子(23) (第1/2页)

《我有独特的洗白技巧[快穿]》最快更新 [aishu55.cc]

周时誉问道:“殿下可是怕了?”

“是。”沈谦益神色坦然:“生在帝王家,我所做之事本就如燕巢危幕,我已有死的觉悟,但是如此死法未免愚蠢,也未免连累太多人。”

他不像世家,他是沈绩的儿子,并非不能相容,没必要冒着如此大的危险破釜沉舟。

文黎一怔,随即浅笑,“殿下无非是忧心秦将军,倘若在下说,秦将军会站在我们这边呢?”

沈谦益思量片刻,仍是摇头:“先生,太冒险了。”

秦离洲的忠正耿直是朝廷公认,一旦他们表露出招揽的态度,不答应都已经算是好事,就怕他会将这事禀告皇帝。

“殿下忘了那一箱金子吗?若非殿下这半年来的操持,秦将军如何能收复幽檀,备享盛名?秦将军是直勇之人,便是为了天下苍生,都该对殿下回报一二。”周时誉说。

沈谦益眉头紧皱,不悦道:“在先生眼里,我便是那等有贪天之功的无耻小人?一应军资皆是皇长兄的功劳,我怎能据为己有?”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周时誉仿佛察觉不到他的怒气,淡淡开口:“明君可以威震宇内,而昏君掌握了更大的权利,只会残害众生,在下不愿坐视此等事发生,殿下宽宏明达,想来也不会在意。”

这里的殿下,显然指的是沈明恒。

他说这话时眉眼微垂,看不清眼底神色,可谁都知道,他是思念沈明恒的。

“让我再想想。”沈谦益忽然就有些无力,他涩然地重复了一遍:“让我再想想……”

*

秦离洲接到回京的旨意时人正跟随着沈明恒在幽州。

战事刚了,幽、檀百废待兴,沈明恒不放心别人,接管了两城民生。

这两城经受了太多年的创伤,人口凋零,青壮年十不存一,剩下的多是老弱病残。

最初暂领城中事务的是军中的几位军师账房,沈绩过于兴奋,只顾着封赏有功的将士,催促他们赶紧回京,甚至忘记了要派个文官过来恢复民生。

军中文士于吏治一道只是平平,城中积压的公务太多,但凡识字的都被拉了过来。

燕丘大军几乎是沈明恒的一言堂,他要接管这两城,别说遇到阻碍了,不买些爆竹敲锣打鼓庆祝都算他们足够克制。

可十多年的伤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抹平的,纵然有商队源源不断的物资补充,让城中百姓免受饥寒之苦,但走在路上还是难见笑颜。

沈明恒叹了口气。

城中人都知道这位红衣翩然、时常在城内巡视的公子乃是当今储君。

堂堂太子,这是何等尊贵的身份?未来天子亲自来此边陲之境,可见大周没有忘记他们。何况太子殿下爱民如赤子,自他来后,城中百姓的日子一日好过一日。

只是可惜丧生在北狄贼子手中的好儿郎,怎么就没能多撑一段时间呢?

就差一点,就能等到太子殿下来了啊。

家家户户皆有亡者,日子过得再好也委实开心不起来,但他们对沈明恒都是爱戴的。

退一步说,若不是真心信任、崇敬这位太子殿下,他们也不敢在贵人面前露出愁容。

卑贱之人,纵是遇上天大的伤心事,不也得装出一副谄媚带笑的模样?哪敢哭丧着脸,扰了贵人的兴致。

秦离洲就是这时候来的。

沈明恒正温和有礼地同和一位老妇人说话,宋景年随侍在侧,拿着炭笔做记录,时不时皱眉苦思。

秦离洲不好打断,只持刀站立在沈明恒身后,既是保护,也随时等候着殿下的吩咐。

这画面在城中并不少见,满城百姓几乎都看见过一两回,老妇人也不觉得拘束,仍是事无巨细地回答沈明恒的话。

到底是舍不得让年幼的太子一起跟着伤怀,老妇人绞尽脑汁地说了几个好消息,什么“家中的老母鸡今早下了两个蛋”,“隔壁邻居家的屋顶补好了,往后下雨再也不会漏水”诸如此类。

原只是想让沈明恒宽心,说着说着自己的心情也轻快了几分,她看了看手边牵着的小孙女,脸上纵横的皱纹都不由地舒展开来。

沈明恒也不嫌这些小事琐碎,笑着听她说完,才看向秦离洲:“怎么了?”

并非不可对外人言的内容,秦离洲道:“陛下有旨,让我等班师回朝,臣来问殿下何日启程。”

老妇人的笑意顿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