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大明穷啊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王承恩顿时一愣,看了一下崇祯皇帝,确定他是要自己照实说,于是道:“有金六千两左右,银八十二万两左右。” 明末金银兑换比例大约是一比十,这算起来,有近九十万两。 呵,还真不少,比户部有钱多了。 但一个大明户部,加一个内帑,竟然凑不到一百万两银子? 这大明,还真不是一般的穷。 再看看人家大清,一个马关条约赔了两亿两,一个辛丑条约赔了四亿五千万两。 人比人,真是气死人。 朱由检想了片刻,说道:“取五十万两银子交给蒋爱卿。” 蒋德璟睁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 崇祯皇帝历来都是抠抠搜搜的,尤其对待内帑里的银子,更是如此。这一次竟然拿出了五十万两银子,整整五十万两啊! 简直是,简直是难以想象。 “但余应桂的陕西就不用去了,此刻早就落入闯贼手中了。从这五十万两中取出二十万两,立即派人送去太原,交给山西巡抚蔡懋德,让他募兵自守。剩下的三十万两,暂时留着,明天,朕有另用。” 李自成攻取陕西,不久后就会向山西用兵,而太原则是重中之重。如果太原能守住,那京师自然安全。 甚至,在朱由哲心中,太原决定着大明的命运。 如果太原不是那么快沦陷,大同、宣府的官军就不会那么快对大明丧失信心,从而望风而降。 所以,必须向太原提供援助,无论是银子,还是援兵。 但现在朱由哲能给的,只有眼前的这二十万两白银。 皇帝家,也没余财啊! 蒋德璟抱拳道:“微臣遵旨。” 朱由检转头向倪元璐道:“倪爱卿,朕得到确切消息,孙传庭已战死潼关,其妻张氏投井而亡。朕欲赐谥忠毅,封其妻张氏为一品诰命夫人,令人寻其二子,善加抚恤,你看如何?” 武将最高谥是忠武,忠毅次之,属于二等谥号。 孙传庭为明末最后的顶梁柱,但毕竟事败垂成,未得善终,忠毅这个谥号配其并不算低。 倪元璐听完,略微沉思了片刻,便起身行礼道:“陛下所赐谥号,甚好。臣会令礼部做好这一切,待陛下审批。” “尽快,最好今日就可完成。” 朱由哲犹豫了片刻,继续道:“另外,还有两人。一个是袁崇焕,朕欲为其平反,赐谥忠慜,令其子孙从流徙地返回。另一个是卢象升,赐谥忠烈。” 倪元璐脸色顿时一变。 卢象升五年前率五千哀兵和满清两万精卒大战于贾庄,最后以身殉国。因当时杨嗣昌主和,而崇祯皇帝又支持杨嗣昌。 所以,即使卢象升忠烈最后战死,天下震动,但崇祯皇帝到今日都没给他一个谥号。 国乱思良将。 这时给卢象升一个忠烈的谥号,倪元璐倒是可以理解。 但袁崇焕? “陛下,袁崇焕当时可是在吏部定了死罪的。这时赐其谥号,是否有损陛下之威信?” 朱由哲苦笑道:“国没了,要威信何用?去办吧!礼部拟定,朕下旨,告喻天下。另外……” 朱由哲顿了一下,“在永定门外为三位将军建祭坛,允许百姓前往祭拜。不但祭祀他们,更祭祀为大明战死的诸位将士。朕到时会亲自前往祭祀。” 等两人走了出去,朱由检忍不住怒声道:“你为何要为袁崇焕这个通敌的叛贼平反?” 朱由哲抬起头,“你杀他时,有确凿的证据吗?” 朱由检道:“他承认曾向蒙古贩运过军粮,朕也截获过皇太极写给他的密信,这难道还不算证据确凿?” 朱由哲摇了摇头,“对于一般人是足够的,但对他这样的封疆大吏,远远不够。而且,清得到天下之后,为之平反,说那是皇太极的离间计。” 朱由哲抬头看向朱由检,“崇祯老哥,说实话,我现在根本不在乎他是忠臣还是奸臣。我只知道闻其下狱之后,诸军轰然而散。他在辽东有足够高的威信,而现在朝廷又不得不依靠关宁军。封他个谥号,安抚一下他们吧!即使无用,也无害。” 朱由检脸色难看,紧蹙着眉头,也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朱由哲又写了封圣旨,“崇祯老哥,张缙彦这个兵部尚书已经被赶走了,但内阁首辅陈演还在。” 朱由检想起张缙彦,顿时没好气,“你一句话赶走了张缙彦,以同样的理由废黜陈演不就行了吗?” 朱由哲点头道:“我知道,我是说若赶走了陈演,你有替代他的人选吗?让李邦华担任兵部尚书,是因为我知道他曾经督抚京营,而且对大明忠心。但首辅人选,有足够的威信,还对大明忠心,而且还有能力的。我想来想去,放眼整个朝廷,竟然没有一个。” 走出大殿,蒋德璟叫住倪元璐。 “倪公,你是否发现今日之陛下似乎和以往有所不同?” 倪元璐沉默不语,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 蒋德璟看周围无人,正欲开言。 却见倪元璐道:“中葆,臣子不应私议天子,这些话你我就不必谈了。但陛下所言之,若京师不可守而南迁之事,你以为如何?” 蒋德璟皱了皱眉头。 “还能如何?守不住当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