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训子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夏完淳瞬间睁大了眼睛。 什么? 秦王李世民。 那可是杀害兄弟,软禁父亲的存在。 “陛下,臣绝无此事,也不敢有如此想法。” 这个十三岁的小孩子脸上总算有了一些慌乱。 朱由哲笑着摇了摇头。 毕竟是小孩子,哪怕再聪慧依旧是小孩子。 “小隐啊!若是他们真有那本事倒是好了,朕也会省力不少。但太子仁弱,非英武之君。为太宗是不可能的,但足以当个守成的高宗。而定王、永王,现在不过两个小屁孩,你还指望他们领兵作战吗?” 太宗,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 而高宗,指的是唐高宗李治。 朱由检在旁听着,深深点头。 身为其父,他还是很了解自己的那三个儿子的。 而夏完淳,少年心性,私以为乱世君王应该是什么样的,就把自己的观念传递给了朱慈烺。 根本没想过,那到底适不适合他。 沉默了半晌,夏完淳抬起头,神色有些茫然,“陛下,那您呢!您又是什么样的君王?” 直白的发问,让朱由哲有些发愣。 朱由检也竖起了耳朵,等待朱由哲的回答。 沉默了半晌,朱由哲笑道:“以前所为,大概是金哀宗,勤俭宽仁,励精图治,妄图克复旧业,但最终身死国灭,自焚而亡。今后,朕当为刘秀,收拾破碎河山,实现大明中兴。” “呸!” “真不要脸!” 朱由检忍不住吐槽道。 朱慈烺他们回来了,换上了他们平时所穿的衣服,恢复了以往瓷娃娃般的样子,看起来顺眼多了。 无论是朱慈烺,还是定王,永王,在朱由哲眼里都是小孩子,即使实际的他比他们也大不了多少。 但一个人,从来不是以年龄来定义的。 就如夏完淳、李元胤,虽然年纪比朱慈烺还小,见识却远胜于他。 还有更变态的,如李定国,还有李自成手下那个孩儿营,很多十多岁都上阵砍人了。 这是长在深宫之中的朱慈烺他们远远不能比的。 太子性仁弱,是吴伟业对朱慈烺的评价。 但同时,身为阁臣的黄景昉却给了朱慈烺“英睿夙成”的评价。 两人都曾担任过朱慈烺的老师,对他的评价却有点截然相反。这并不奇怪,毕竟每个人看的点都不一样。 而对于朱由哲来说,朱慈烺是个好孩子。聪明、好学、宽厚,善良,最主要的,听话。 聪明、好学,各个学科都学的很好,至少很受他那些师傅的夸赞,是所有人眼里的好学生。 宽厚、善良这些也都是好的品质。 但少年心性,很容易放纵开来,也容易受人影响。 三个突然放开限制的小霸王,再加上夏完淳这个颇为有自己想法的狗头军师,然后就彻底走偏了。 朱由哲当然希望朱慈烺有所改变,认为他的性格太柔了,被那些儒生们教的有点呆了。 但这种改变不能太快,否则极容易走偏。 最重要的,朱由哲不想朱慈烺太早干政。 现在的大明太脆弱了,经不起太大的折腾。 若朱由哲不在,李邦华、蒋德璟这样的老臣尚可坐镇。但若朱慈烺插上一脚,这后果就难以预料了。 或许,朱慈烺也不想。 但他身处太子那个位置,自有人推着他向前走。 就如唐通,本来朱由哲让他的五千士卒充作陪练,提升其他各营的战力。 但朱慈烺去了后,他虽然依旧和其他营对战,但也放了不少精力在恭维朱慈烺身上。 那些弓箭和宝剑都是唐通送的。 其他如英国公张世泽,襄阳伯李国帧,马科等人更是天天围着他转。 小树还未成材呢! 就左恭右捧,最后可不就长歪了吗? 朱由哲突然有些感慨,明明是和自己毫无关系的便宜儿子,怎么好像自己真把他们当亲儿子了,处处替他们考虑。 周皇后走到朱由哲身旁,侧过头小声道:“皇上,别生他们的气了,都吓着他们了。” 朱由哲撇了撇嘴,看他们一脸不忿的样子。 心想,才怪。 “皇后,今晚设一场家宴吧!” 周皇后点了点头,“皇上,要请哪些人?” 朱由哲想了片刻道:“焕儿,炯儿,你们两个去请英国公和襄阳伯,让他们两个前来作陪。至于太子……” 朱由哲转向朱慈烺,“烺儿,你去请吴襄前来。记得,要做到恭敬有礼。” 朱慈烺撅着嘴,不情愿的应道:“孩儿遵旨!” 方正化这时从外面进来,躬身作揖,“皇爷,李遇知携傅山前来拜见,正在文华殿外等候。” 朱由哲点了点头,说道:“让他们稍等,朕马上回去。” 说着,向周皇后道:“皇后,那朕先去了。” 周皇后点头,“臣妾恭送皇上。” 行至朱慈烺身旁,朱由哲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声道:“烺儿,你是太子,将来的大明皇帝。自你出生的那刻起,就得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不仅是为了父皇,更是为了大明的亿万黎民。” 朱慈烺张了张嘴巴,“父皇,我……” 朱由哲笑了笑,“不过是娶个太子妃而已,那么介怀干吗?现在又不是一夫一妻制,以后等你大一点,肥的、瘦的、高的、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