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商议入关3 (第1/2页)

宁远有四万士卒,山海关有两万,而最近又招募了近两万,吴三桂手中兵力已近八万。 虽然这里面多为战力孱弱的卫所兵、乡勇和新卒。但若吴三桂选择坚守不出,靠着周围垒堡遍地的宁远城和雄峻坚固的山海关,足以对大清造成重大伤亡。 范文程的建议,拖住吴三桂,先攻陷燕京,无论是明廷还是李自成。等燕京的事结束了,吴三桂便没了选择,只能投降大清。 甚至,无需大清等到攻陷燕京,吴三桂就会投降。如崇祯皇帝身死,大明覆灭,太子南迁失败。 当然,还有另一种情况。 那就是明廷击退了李自成,保住了京师。大清入主中原,而吴三桂作为勤王人马西进救援。 那留一支大军在永平府,便可拦住吴三桂的去路。 听着范文程的讲述,代善轻轻的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范文程将一切可能都考虑了在内,这的确是对大清最稳妥的办法。但代善老成持重,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范学士,崇祯皇帝在信中说,他欲引我军和闯贼相战,而他谋取渔翁之利。这件事,你怎么看?” 多尔衮双眼威逼,意味深长的看向范文程。 范文程眉头紧皱,沉默了半晌道:“奴才以为他是在虚言恫吓?” 代善轻轻的“哦”了一声,“你这么看啊!” 范文程道:“从李将军带回的情报,以及洪先生所分析的,可以看出大明在北地能依靠的只有三支大军。一、京营禁军;二、吴三桂的关宁军。三、山东朱大典的军队。” 范文程说着转向洪承畴,“洪先生,京营禁军的战力如何?” 洪承畴愣了一下,接着笑道:“之前一群废物而已。但现在崇祯皇帝提高了他们饷银,增强了他们的训练。或许会有所提高,但很大可能依旧不值一提。” 在这些事上,洪承畴没必要欺瞒,所以他照自己的真实想法说了。 范文程点了点头,接着看向阿巴泰,“饶余贝勒,一年多前,正是您率部深入内地,在六十天内纵贯直隶、山东、并蹂躏江苏。共攻克城池九十四座,俘虏三十六万人,得黄金十二万两,白银二百二十万两。而在这些你所攻占的城池中,山东的占了很大一部分。奴才请问,山东兵卒战力如何?” 阿巴泰为努尔哈赤的第七子,但因其母出身低贱,一直备受轻视。 当皇太极称帝改元的时候,多尔衮、多铎这些比他小的弟弟都被封了亲王,连他的侄子像豪格、岳托也被封了亲王。 努尔哈赤诸子中,只有他被封了一个贝勒,比着亲王直接差了两个等级。心中不怨,那是不可能的。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阿巴泰就是摆烂,跟随其他人出征。功劳不是没有,但都是次要的。 崇祯十五年,是阿巴泰难得的光辉时刻。这一年,他被任命为奉命大将军,以主将身份,统军征明。 战绩就是范文程所说的,辉煌异常,而这也是阿巴泰最为津津乐道的。不是老子不行,是你们不给老子机会。 听到范文程详细言说自己的功绩,阿巴泰顿时眉开眼笑,看着范文程这个他一直不喜欢的汉人也顺眼多了。 而范文程说这些也不是无的放矢,除了吹捧阿巴泰外,范文程更是想通过阿巴泰的战绩。 用那些攻陷的城池,洗劫来的金银来鼓起这些大清亲王、贝勒们的贪婪之心。让他们知道,入主中原,夺取天下,什么都会有。 而自己,则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成为一代名臣。 看所有人都看向自己,阿巴泰更是得意,轻咳了一声,这才摆手道:“那算什么士卒,根本不敢和我八旗子弟打,大部分城池都是一攻就下,根本就没费什么功夫。老十四啊!再给我两万兵,我把整个大明给你拿下来。” 多尔衮顿时黑了脸,这阿巴泰丝毫不知进退。他两万兵拿下大明,那准备用十几万大军入关的他们算什么? 旁边的博洛连忙拉了拉阿巴泰的衣袖,“阿玛,说什么呢!还不赶快向摄政王请罪。” 阿巴泰一脸疑惑,“请罪,请什么罪?” 博洛无奈,只能站起来向多尔衮抱拳道:“摄政王,阿玛他一时嘴误,您莫要怪他。” 多尔衮看了一眼阿巴泰,依旧是一脸的蠢样,不想让他坏了正在进行的议事。淡淡道:“博洛,坐下吧!本王没有怪他。” 对阿巴泰,多尔衮是完全看不上。 但阿巴泰的两个儿子,博洛和岳乐,都是清军中的后起之秀,多尔衮对他们颇为看重。 看在他们二人的面子上,多尔衮这次不会惩治阿巴泰。但之后征明,也不打算重用他。 博洛行了礼,坐下。 多尔衮扫视了一圈众人,“京营无用,山东兵马也无用,看来只有吴三桂的关宁军了。” 范文程轻轻点头,“摄政王说的是,无论是京营,还是山东,这些士卒都是不久前才招募的。数月时间就算战力提升,也提高不了太多。要想做渔翁,是需要本钱的,但现在的大明没有这个本钱。” 阿济格满脸疑惑道:“既然如此,那崇祯皇帝为什么在信中那么说?他不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