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叔父叔母 (第1/2页)

“那这马得花多少银子才能买着一匹?”白芸接着问。

“起码……也得上百两银子吧?”那小二想了半晌,估摸出了一个数值,想来他也不知道马多少钱,按那些公子哥们说的,应该就是这么多了。

“我知道了,谢谢小哥儿了。”白芸道了声谢,看来这马还真是金贵东西。

“甭客气,那没什么事我就先下去了。”小二服务意识非常在线,白芸问完话了,就礼貌地走了。

白芸重新看向窗户,心里叹息一声。

这个年代的农户,一家人一年就花个五两银子左右,她一个上午就挣了一两。

本以为自己算高收入人群了,没想到连一匹马都离得那么遥远。

而且自己还不是每天都能挣一两银子,这客源非常不稳定,一切都得随缘。

她如果想盖新房子让自己住的舒服点,那就离马更遥远了。

看来她还得努力挣钱才行,盖了房子再不济也得买头牛或者驴,每天坐着隔村大爷赶的牛车,实在不方便。

大爷拉客的时间说不准,跟别人挤一起不说,万一人多了,她们一家人要出去的话,就得走路了。

整整一个晌午,白芸就在茶馆里坐着,看雨听旁人聊闲天,也不觉得无聊。

现在还不是雨季,下了一会儿雨就停了,白芸这才站起身,走出了茶馆。

她先是去卖丧葬用品的地方,买了点黄纸,又去药铺买了朱砂。

黄纸的价格还好,她能接受,就是这朱砂贵的没天理,几乎跟银子同价,肉疼的她只买了一点点,都不够画一张符咒的。

可贵她也得买啊,这些东西她日后总会用上的。

买完这些装备后,她才去菜市称了肉,又让老板搭着卖给她两根骨头,青菜不用买了。

下过雨估计有笋,她一会儿回去看看,再不济也可以采些野菜就着汤炖了。

想着宋岚回来了,家里多了一张嘴吃饭,那天她买的粮估计不够四个人吃几天的。

于是,白芸就直奔米粮店,这回她兜里有钱,直接扛了半麻袋的米出来。

掌柜的也很不错,看她是个瘦瘦弱弱的女子,便找了个力工帮她把米扛到了镇子外,让她搭了牛车才走。

她这回照例买的还是陈米,她吃着还不错,比面糊着菜吃着香,还不费油,而且吃陈米也不会叫人太过眼热。

回到凤祥村后,白芸费劲巴拉地扛着米,又把买来的肉放进米袋子里,一步步地回了家。

她们家住在村子中心,本就引人注目,眼下她扛着一大袋东西回来,自然少不了有人好奇发问。

“哟,宋家媳妇儿,你这是买了啥呀?这么一大袋。”

“是呀,看着就重,芸丫头,你拿得动不?要不要王婶帮帮你?”

“噢,我买了些陈米回来,我大姑子回来了,家里米不够吃了。”白芸笑着回了一句,“谢谢王婶,我拿得动。”

白芸提着手酸,却又不得不停下来回答她们。

本来她在王家闹得那一出,就已经让人觉得彪悍了,她可不想再多一个傲慢的名声。

虽然她脾气确实不咋好,但在村落这种人情往来,没个好名声是会被针对排挤的,她可以不在意,冯珍和狗蛋可不行。

那些人听是白芸买了那么一大袋陈米,还有些羡慕,这得花多少钱啊!

但想想人家姑娘回来了,能不带点钱回来孝敬吗?买点陈米吃吃咋了,也就都没多想,笑着让白芸赶紧回去。

白芸点头就走了,躲过了这一波,却没躲过下一波,一路上不少人都纷纷侧目,好奇地盯着她手里的米。

白芸只得加快脚步一个劲儿的往家里走,生怕走慢了被村里人逮住时机开口问。

把她累的气喘吁吁汗流不止,这回是她草率了,她没想到半袋子的陈米,也能引来这么多人的关注。

没办法,她总不好每次都是十斤十斤的买,那多费劲呢,爱说就说去吧。

等她回到家,家里已经没人了,想来冯珍和宋岚都去地里了,狗蛋也是跟着去山上菜野菜了。

白芸便把米和肉扛进了灶房里,就赶紧出来水缸旁边打了一瓢清凉的水,咕嘟咕嘟地一口闷了。

这下过雨的天,没有凉快,反而更加闷热了,她正坐在凳子上喘息呢,敲门声就响起来了。

白芸抬了抬眉毛,问了一句,“谁呀?”

外面没人答话,只是敲门声还在继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